如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如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1、如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逐步深入,各级政府和部门不断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切实增强城乡1体化发展主动性和积极性,各项支农、惠农的政策日益增多,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但客观分析,目前工作进展中还存在1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还有1些差距。1是项目投入还不够集中,各部门在实施项目时自成体系、分散实施,导致农村公共服务项目集中建设、互利共享、集聚放大的作用还不明显。2是服务网络还不健全,大部分服务网络集中在区县和乡镇,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的村级服务机构,由于受资金、人员编制等影响还不健。



2、

1、国家财力分配要实行“3个倾斜” 财政与基本公共服务密切相关,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财力分配的政策安排。为此,当前及今后1个时期,国家财政要从宏观全局和战略高度考虑,着力调整财力分配结构,实行“3个倾斜”政策。 (1)国家财政资金要向民生领域倾斜。民生涉及的面很宽,现阶段最重要的民生包括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这实际就是1个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加强民生领域的资金分配,这是公共财政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前提。因此,根据市场经济要求和我国现实情况,未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应进行调整,基本方向是有保有压,增量调整要与存量调整同时推进。1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解决机制膨胀、财政供养人口过多、。



3、如何保障所有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物质帮助方面 1.达到待遇享受年龄的老年人,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2.为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 3.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补贴。 4.为经认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护理补贴。 5.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老年人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6.经认定符合条件的残疾老年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7.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老年人,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救助。 照护服务方面 1.对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 2.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进行家庭适老化改造。 3.对经认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家庭养老支持服务。 4.对特困老年人进行集中供养或者分散供养。 5.对为国家和社。



4、如何让老年人享受到实惠的养老照护服务?

根据中国最新的国家养老服务清单,以下几类老年人可以得到实惠性的养老服务: 1. 低保和低收入老人。低保对象和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可以优先获得基础养老服务,如上门照料、送餐上门、家政清洁等服务,这些服务费用由政府统1规定补贴标准,老人自付比例较小。 2.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肢体失能、痴呆老人可以获得定期巡视、日间照料、家政护理等服务。政府会给服务机构以定向补贴,降低这部分老人的服务费用。 3. 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没有子女照料的老年人可以申请定期电话问候、上门探访以及生活照料等服务,这些服务的价格会优惠老年人。部分地区还会给予定向生活补贴。 4. 优抚对象老人。像退伍老兵、残疾人等优抚对象的老年人,在申请养老服务时可以提供相关证明,获得1定的费用。



5、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措施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措施:优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普遍覆盖、要通过制度整合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积极发挥新技术在促进农村、偏远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作用。 第1,优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普遍覆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不均等,首要的不是在水平和质量这个层面上考量,而是要看是否覆盖了所有应该覆盖的人群。 第2,要通过制度整合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努力,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1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等。下1步,需在这个方向上接续发力。 第3,。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