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社会养老问题,15 分钟养老服务圈,对居民的生活带来哪些利好?
1、如何推进社会养老问题
民政部近日发布通知,明确自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发布之日起,各级民政部门不再受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申请,也不得再实施许可或者以其他名目变相审批。这意味着,“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这个曾经把不少民办养老机构挡在门外的“拦路虎”,如今将彻底扫除。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是养老服务业改革的共识,是民政养老服务管理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大突破,对激发养老服务业创业创新影响巨大,意义深远。2013年,民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其目的是为规范养老机构设立许可,促进养老机构健康发展。按照《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规定,设立养老机构,应当符合以下几方面条件,包括,有名称、住所、机构章程和管理制度;有符合养老机构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卫生防疫等要求的基本生活用房、设施设备和活动场地;有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有与服务内容和规模相适应的资金;床位数在10张以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随着银发浪潮到来,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化问题。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失能、失智、独居、高龄老年人日益增多。民政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7.3%。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日趋增长,对养老机构专业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尽管养老机构尤其是民办养老机构持续增长,但养老领域面临的问题还不少。例如,1些养老机构设施落后、服务类型单
1、服务质量不高;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短缺,待遇偏低;尤其是养老服务市场放开不到位,社会力量参与度还不够。业内人士认为,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的取消,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有利于促进更多社会力量投身于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需求压力。同时,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有利于促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整体提升。此外,也能逐渐培育养老消费市场,为形成养老产业知名品牌奠定基础。对于有养老需求的老人来说,市场放开了,门槛降低了,在机构养老上无疑将有更多选择,但也有不少老年群体担心,这1变化可能会导致机构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取消设立许可之后,如何综合监管成为1项新的重要课题。推进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是加强监管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针对养老服务业相继出台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养老机构基本规范、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养老机构安全管理、老年人能力评估等标准、规范。2018年,民政部公布了国家标准《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征求意见稿)。加快建立全国统1的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管理制度,将有助于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方便老年人及其家庭作出选择。文章来源 知道日报:银发浪潮来袭养老机构门槛降低 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化问题。
2、15 分钟养老服务圈,对居民的生活带来哪些利好?
15分钟养老服务圈是指在老年人居住的社区内建立服务点,提供便捷、快速、定制化的养老服务,居民可以在15分钟内到达服务点,享受到各种养老服务,例如医疗护理、健康咨询、社交活动等。这种服务模式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以下几个利好:提高养老服务的便捷性和时效性:老年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到达服务点,节省了路途时间和交通成本,能够更快地获得所需的养老服务,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满意度。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服务点采用定制化服务,针对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促进社交交流和心理健康:老年人可以在服务点参加社交活动,结识新朋友,缓解孤独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减轻家庭负担:居民可以更加放心地将老人交由专业机构照顾,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同时也能让家庭更加关注工作和生活。综上所述,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服务模式对老年人和居民都有很大的利好,有助于提升养老服务的水平,同时也有助于解决老年人和家庭的养老难题。
3、国安社区科技有限公司养老服务策略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政府重视并加大了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但调查表明,我国现阶段的社区养老服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配套设施不齐全,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所交费用与享受到的服务不成比例等,影响了老年人的热情和生活质量。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亟待解决。 (1)老年服务形式化严重 当前许多社区都存在老年设施与服务短缺的问题。虽然也建立了1些老年人设施,在社区空出1个地方作为老年人的活动中心,而且挂了1块类似“老年人社区娱乐中心”的牌子,但由于设施过于简单,服务内容过于单1,致使许多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流于形式。更离谱的是有些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成为了“年轻人活动场所”,有的成了歌舞厅、游戏室,也有的成了商场、门市房。[3]因此,建立1个真正意义上的、有针对性的老年人服务体系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 (2)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专业培训 近年来创办起来的养老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缺乏专业标准,普遍雇用的是1些文化素质偏低的合同工或临时工,或是出于照顾,吸纳1些下岗女工,在观念上认为这类工作本身就无多少学问或技能,更谈不上专业培训了。其实老年人较婴幼儿和其他年龄段的人来讲,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呈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更需要专业护理,更渴望体贴入微的温情,照料老年人决不仅仅是个住宿、衣食问题,更多的是精神和心理问题,只有专业护理人员才能更好的胜任工作,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3)医疗保健和护理设施不健全,服务不专业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患病率上升,器官功能退化,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老年人口对医疗保健、家庭护理和生活照料的需求大大增加。然而现在的很多社区在这方面的设施很简陋,只有简单的医务室,没有老年医学方面的专家坐诊,更没有相关的科室设置,不具备医疗急救和提供专业护理的能力。 (4)精神文化生活、社交娱乐不够丰富 老年人在离退职以后,生活时间结构起了转折性的变化,需要以合理的消闲来调节及弥合他们因离、退职以后带来的身心、环境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对多数老年人而言,除了要有较好的物质条件之外,更需要有较高层次的文化与精神生活,追求的是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养老享老,并且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还呈现个性化的趋势。可在这些方面绝大多数老年社区服务内容比较缺乏,除了1些诸如麻将、牌类等简单游戏之外,高品位的文化服务比较少,例如人文艺术、花鸟虫鱼、学习交流等。以至于许多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普遍存在感情寂寞和无助的心理,不利于老年健康。
4、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需要政府解决哪些问题
为适应快速发展的本地区人口老龄化形势,在继续搞好社区老龄工作的同时,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形成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服务网络,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明年如何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以下几点:
1、以党的十7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老人受益”的工作思路,为指导,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养老需求,构筑以市场为主体、以社区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具有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
2、以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保障特困高龄老人基本日常生活、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服务为出发点,逐步建立起基本能够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标准规范化。
3、继续发展日托服务的主要服务内容:为老年人提供餐炊和娱乐项目,含中、晚餐及午休场所;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休闲健身活动服务。并扩展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的主要服务内容,与辖区内的单位和中介所联系,帮助老年人搞好个人卫生护理工作;上门为老年人做(送)饭菜、进餐、喂药等;帮助打扫老年人住宅卫生;陪同老年人就医或外出活动;利用节假日中小学生放假,发挥学生力量陪同老年人聊天、读报等心理疏导活动和其他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
4、积极配合,发挥职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1项牵涉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与辖区内的医疗、家政、维修等服务网点建立合作关系,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配合卫生服务站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为他们提供送医送药、定期体检、健康教育等服务,普及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及时排除老年人的心理障碍,为提供老年人家政、维修、中介等优质、优惠的服务。 2.加强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社区党员干部、爱心居民和辖区内等方面人员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公益性服务。规范老年人服务项目,并按照适当收费和公益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有偿、低偿或无偿服务。
5、财政出资1 000万,向社会养老机构招标购买服务,由机构培训500名家庭服务员入户服务,满足家庭个性化养老需求
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市财政投入的资金1样多,但乙市引入社会资本,并向社会购买服务,体现了机制创新,提供了更好的养老服务。所以选D项。
6、财政出资1 000万,向社会养老机构招标购买服务,由机构培训500名家庭服务员入户服务,满足家庭个性化养老需求。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