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好的养老院市场占有率能达到多少
1、如何推进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1,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达到满足养老需求的最终目的。余斌指出,当前,我国养老市场正发生着变化。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有2.2亿,65周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1.4亿。可以说,我国老龄化的步伐正在加快,未富先老的特征非常明显,这也为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余斌认为,基于我国国情,简单地从养老人口数量来推出我国养老产业规模,是欠准确的。因此,我国要想发展养老产业,除了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成熟的模式之外,还须深入研究中国养老市场的特点。只有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市场研究,才有可能给出准确的定位、获得健康发展的机会。 第2,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即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余斌指出,总体而言,我国大多数产业仍停留在低质量环节,传统的、低端的无效供给居多,新型的、中高端的有效供给有所欠缺。我国养老产业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与大量的、低端的无效供给相比,新型的、中高端的、能满足需求的有效养老供给明显不足。 余斌分析,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规模很大,只需占据其中1%或2%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做出规模远远大于发达国家的养老产业。余斌表示,从市场化运作的角度而言,企业或许应该瞄准高端的、有支付能力的老年人群。从整个养老产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则可能还需要多研究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有足够支付能力和愿望的老年人群对养老产业的需求。 第3,实现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即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余斌认为,供给不平衡的原因,在于供给侧存在大量的体制机制障碍,从而束缚了供给侧的活力,让供给难以对市场中已出现的变化作出反应。 而所谓深化改革,就是要消除供给侧所存在的1系列体制机制障碍,让供给侧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并能及时适应需求侧的变化。 不过,余斌也指出,养老产业相对其他产业而言,是1个比较特殊的产业,其投资规模大、回收期漫长,盈利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养老产业更需要整个社会、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来解决养老产业本身发展所面临的1些体制和机制障碍。
2、1个好的养老院市场占有率能达到多少
回答 您好,我正在帮您查询相关的信息,马上回复您。 据有关调查,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平均余寿中,约有2分之1至3分之2的时间处于各种慢性病的状态。患各种疾病的老年人比例高达60%-80%。因此,医疗护理、家庭病床、送医送药上门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都会具有很大市场。 中国老年人人口基数大,养老需求大。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不断壮大。2014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仅4万亿元,2018年增至6.6万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7.8万亿元。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0万亿元 更多1条 。
3、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
第1条 为了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2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居家养老服务及其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条例。第3条 本条例所称居家养老服务,是指由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协助家庭,为6十周岁以上居家老年人提供的服务。 本条例所称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包括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助浴点、虚拟养老院等用于居家养老服务的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第4条 居家养老服务坚持政府引导、保障基本、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自愿选择、就近便利的原则。 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助餐、助浴、助行、家庭保洁、代购代缴等生活照料服务; (2)健康体检、医疗康复、家庭病床等医疗卫生和家庭护理服务; (3)安全指导、紧急救援等服务; (4)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教育培训、心理咨询、精神慰藉等服务。第5条 居家老年人享受政府提供的下列居家养老基本公共服务: (1)本市户籍和非本市户籍在本市退休的老年人定期免费体检; (2)本市户籍的8十周岁以上老年人、7十周岁以上的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每户每月享受不少于3小时免费生活照料服务; (3)本市户籍属于政府养老援助对象的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半护理的每户每月享受不少于3十6小时、日常生活需要全护理的每户每月享受不少于4十8小时免费生活照料服务; (4)本市户籍7十周岁以上老年人由政府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5)享受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其他居家养老服务。 市和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老年人口自然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增加居家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内容,扩大服务对象范围,提高政府承担费用标准。 政府提供居家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第6条 老年人的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扶养义务的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健康关心和精神慰藉等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居家老年人需要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的,由接受服务的老年人或者其赡养人、扶养人承担相应的费用。第7条 市和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1)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 (2)统筹规划、组织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并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3)保障居家养老服务经费; (4)完善与居家养老服务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 (5)制定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政策; (6)对相关部门和下1级人民政府履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第8条 市和县级市(区)民政部门(以下简称民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居家养老服务指导、规范、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教育、公安、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商务、工商、文化、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管、体育、环保、审计、价格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第9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市和县级市(区)人民政府要求,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备专职、兼职养老服务工作管理人员,支持、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第十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开展对辖区内老年人健康状况、家庭情况和服务需求等调查;协助政府做好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相关工作;组织开展文体娱乐、社会交往、互助养老、志愿服务等活动;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情况进行监督。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承接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第十1条 市和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和标准,制定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新建住宅区按照每百户不少于3十平方米的标准,已经建成的住宅区按照每百户不少于2十平方米的标准,安排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并与社区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 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般规划在住宅区出入口附近等居家老年人出入方便的地段;没有配置电梯的,所在楼层不得高于3层。 现有控制性详细规划不能满足有关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标准的,市和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前,应当将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作为出让地块的规划条件。 属于国有资产的公共服务设施,或者调整城乡社区公共资源用途时,应当优先用于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4、求3千字左右的市场调查报告,关于3农问题或经济危机
关于经济危机的调查报告 2008,不平凡的1年,也是坎坷的1年。北京奥运成功举办,神7发射成功,两岸实现“3通”,南方罕见特大雪灾,4川汶川大地震等等等等,有荣耀同样也有灾难。2008,对于亿万中国人来说终将是难忘的1年。然而1场突如其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更让人们铭记了这1年,2008! 自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各行各业无不受其冲击,上至企业下至居民,生产生活广受影响。 1 、就业、收入显受影响 劳动力需求减少是经济危机的1个直接后果,劳动力市场的调整1方面体现在劳动就业者数量的调整,另1方面体现在劳动工资的调整。据相关研究,亚洲经济危机期间韩国的失业率由1997年7月的2%升至1999年4月的8%;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与工资水平大幅下降相伴的是,大量的劳动力进入工资水平较低的非正式部门就业。朝阳区专题调查结果显示,78%的受访者表示经济危机对自己及家人就业和收入有影响,其中13%的受访者认为影响很大,36%的受访者认为有1定影响。 危机对就业、收入的影响有多方面的表现,调查显示,43%的受访者表示经济危机使其心理压力增大;33%的受访者表示找工作的难度加大;26%的受访者表示经济危机使福利水平降低;21%的受访者表示经济危机使年终奖金降低。
2、收入预期较为保守 经济的放缓在让居民倍感生活工作压力的同时,也使居民对收入的预期变得相对保守。调查显示,对于2008年家庭收入的预期,46%的受访者认为收入将持平,17%的受访者认为今年的家庭收入将比2007年有所减少;只有37%的受访者认为2008年自己家庭收入会比2007年增加。
3、谨慎消费,预期不确定性大 (1)消费多谨慎,储蓄意愿强 居民消费的形成和变动主要是消费者根据自身的经济收入和消费偏好自主选择的结果。在当前形势下,采取谨慎的消费策略是城市居民家庭应对危机的普遍做法。调查显示,对于目前商场超市较多的促销活动,82%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因为促销活动调整日常开支,其中,52%的受访者表示考虑到经济不景气还会适当节省开支减少消费。仅有18%的受访者表示商品便宜了应该趁机多买点儿。 与谨慎消费相对的是居民储蓄意愿的增强。84%的受访者表示在当前形势下会选择把钱放在银行里;只有8%的受访者表示会把钱取出来进行消费。此外,居民的投资意愿也受到1定的影响,仅有8%的受访者表示会把钱取出来进行其他投资。 (2)消费预期不确定性大 由于未来经济情况在短期内不明朗,居民对未来的消费预期不确定性较大。调查显示,40%的受访者表示说不准自己家庭2009年的预期消费将如何变化,21%受访者预期其2009年的消费将比2008年增加,21%的受访者预期来年消费不变;18%的受访者预期来年消费将减少。 在影响预期消费的诸多原因中,物价较高,医疗、养老、子女教育压力大,以及攒钱以备不时之需是最主要的3类因素。此外,预期收入降低、购房压力大也是影响城市居民家庭预期消费的重要原因。 (3)缩减开支,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首当其冲 居民消费结构在经济危机下也发生变动。调查显示,35%的受访者表示,如果缩减开支,首先会减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此外,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衣着、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也成为许多受访者首先缩减开支的项目。
4、住房政策性调整力度加大,购房需求仍有待释放 针对当前经济现状和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诸多相关政策措施,例如对房贷利率和相关交易税费进行调整,北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力度增大,1方面意在保障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另1方面希望能刺激购房需求,引导房地产市场步入的良性的发展轨道。对于政策调整是否会刺激购房需求,大部分受访者持较为保守的观点。调查显示,34%的受访者认为上述房地产政策和房价的调整不会刺激购房需求;39%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是否会刺激购房需求;仅有27%的受访者认为政策和市场的变化会刺激购房需求。 虽然经济危机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但是合理应对经济危机相信其影响不会很深远,况且中国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具有以下6点有利条件: 第1,受经济危机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主要体现在:1是对中国经济业影响相对较小。由于中国经济业对外有所开放但尚不充分,与国际经济市场联动性较少,这就决定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业影响相对有限。目前,中国经济机构不但不存在流动性短缺的问题,反而具有很强的资金调配和运用能力。2是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相对较小。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在美国等西方经济国家正在演变为1场经济危机,1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国还不是1个完全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国际经济衰退对中国出口所形成的较大负面影响还不足以动摇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根基。 第2,应对经济危机的经济基础较好。1是中国财政状况较好。财政收入连续多年高于同期GDP增长率并且出现了较大盈余。中国目前国家负债率在20%左右,而美国2008年国家负债率高达70%以上,已超过国家负债率的警戒线。因此,中国具有较强的财政调剂能力,具有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基础;2是中国外汇储备充足。中国现有外汇储备1.9万亿美元,而外债余额只有4000多亿美元,这在应对外资可能流出、保持本币稳定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3是企业资金链、居民投资资金链基本顺畅。尽管遇到了1些困难,但是,截至2008年10月,中国企业存款余额累计超过20万亿元,居民储蓄累计高达19万亿元。如此巨额存款,既为中国经济机构提供了强大的资金运用空间,又为企业经营或居民消费创造了有利的资金条件。 第3,具有投资拉动经济的巨大空间。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几乎所有的基础建设都已完成,因此,目前其投资主要是升级型、技术改造型、功能恢复型投资,投资规模较小,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大。而中国现有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存在着巨大的投资空间。具体表现在:交通建设(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桥梁建设)、能源建设(石油、煤炭、电站、电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因此,中国通过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仍有广阔的空间。 第4,以消费拉动经济的潜力巨大。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与经济增长有两个重要特征:1是在投资需求空间有限的前提下,国家经济是1种消费主导型经济,消费能力下降对经济衰退的影响极为明显;2是其居民的消费已经达到1个较高水平,即使消费能力不下降,新增消费需求的空间不大。这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的根本原因。中国则不同,消费市场发展及其拉动经济增长的前景巨大。中国这些年每年新增劳动力大约800万人左右。这些新增人口的消费、就业将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中国目前处于人口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每年城市化人口大约在1000万人左右,其拉动经济的作用十分明显。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在住房、汽车、服装、旅游、娱乐、休闲等升级性消费已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重要消费内容,升级性消费也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第5,具有较强的政府调控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政府具有较强的宏观或区域性经济调控能力。1是中国国有经济成分相对较高,政府可以调控国有企业在1定时期内承担更多的稳定国民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2是中国政府在集中和分配全国性财力、协调区域性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调控能力和优势;3是中国巨大的投资需求有赖政府发挥规划、引导、协调的作用。因此,1旦中国经济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较深而出现GDP增速下降较多时,中国政府可能会进1步加大投资的力度,采取西方发达国家与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经济政策,以确保经济的平稳增长。 第6,具有经济地位变化的相应有利条件。这些年来,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稳步提升,这对中国应对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是有利的。1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使得1些国家或地区在协调世界重大发展事务时,会越来越多地考虑“中国因素”,顾及中国的正当要求和利益;另1方面中国不仅是1个出口大国,也是1个进口大国,是1个前景巨大的市场。对于1些国家或国际经济巨头来说,开拓、扩大、延伸中国市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考虑中国的正当利益则是他们参与中国市场竞争的必要前提。 虽然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运行产生了1些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困难。但是“受经济危机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应对经济危机的经济基础较好;具有投资拉动经济的巨大空间;消费拉动经济的潜力巨大;具有较强的政府调控能力和国际经济地位稳步提升”这6大优势将使得中国平安渡过此轮全球百年1遇的危机。
5、养老服务行业现在好做吗?市场需求大不大
据养老养生信息产业网显示:在中国,养老服务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建设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基地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分析原因:随着世界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以满足老年人需求为主的商品和服务市场必然随之扩大,再加上亚健康人群的不断增加,人们养生意识增强,养老养生健康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养老服务业也因此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不过如何做,怎么做还需要实际的调查规划。 再好的产业都不能盲目地跟风,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不是所有前景好的产业都适合做的,对养老服务产业远景规划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6、企业市场调查过程中的宏观环境调查包含哪些内容?
企业市场调查过程中的宏观环境调查包含收入因素、消费支出、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银行利率、政府支出等因素,其中收入因素、消费结构对企业营销活动影响较大。 消费者收入分析 收入因素是构成市场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因为市场规模的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力大小,而消费者的购买力取决于他们收入的多少。企业必须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研究消费者收入,通常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分析。 (1)国民生产总值。它是衡量1个国家经济实力与购买力的重要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越快,对商品的需求和购买力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2)人均国民收入。这是用国民收入总量除以总人口的比值。这个指标大体反映了1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也在1定程度上决定商品需求的构成。1般来说,人均收入增长,对商品的需州斗求和购买力就大,反之就小。 (3)个人可支配收入。指在个人收入中扣除消费者个人缴纳的各种税款和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开支后剩余的部分,可用于消费或储蓄的那部分个人收入,它构成实际购买力。个人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决定性因素。 (4)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指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中减去消费者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的费用支出碰腔(如房租、水电、食物、衣着等项开支)后剩余的部分。这部分收入是消费需求变化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时所要考虑的主要对象。这部分收入1般用于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娱乐、教育、旅游等。 (5)家庭收入。家庭收入的高低会影响很多产品的市场需求。1般来讲,家庭收入高,对消费品需求大,购买力也大;反之,需求小,购买力也小。另外,要注意分析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变化。注意区分货币收入和实际收入。 消费者支出分析 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消费者支出会发生相应变化,继而使1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1)消费结构。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于1857年发现了消费者收入变化与支出模式,即消费结构变化之间的规律性。 (2)恩格尔系数。恩格尔所揭示的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表示,即: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金额/家庭消费支出总金额恩格尔系数越小,食品支出所占比重越小,表明生活富裕,生活质量高;恩格尔系数越大,食品支出所占比重越高,表明生活贫困,生活质量低。恩格尔系数是衡量1个国家、地区、城市、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参数。企业从恩格尔系数可以了解当前市场的消费水平,也可以推知今后消费变化的趋势及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消费者储蓄分析 消费者的储蓄行为直接制约着市场消费量购买的大小。当收入1定时,如果储蓄增多,现实购买量就减少;反之,如果用于储蓄的收入减少,现实购买量就增加。居民储蓄倾向是受到利率、册吵磨物价等因素变化所致。人们储蓄目的也是不同的,有的是为了养老,有的是为未来的购买而积累,当然储蓄的最终目的主要也是为了消费。企业应关注居民储蓄的增减变化,了解居民储蓄的不同动机,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获取更多的商机。 消费者信贷分析 消费者信贷,也称信用消费,指消费者凭信用先取得商品的使用权,然后按期归还贷款,完成商品购买的1种方式。信用消费允许人们购买超过自己现实购买力的商品,创造了更多的消费需求。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日益发达,人们的消费观念大为改变,信贷消费方式在我国逐步流行起来,值得企业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