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服务的保障措施,金融如何服务养老

居家养老服务的保障措施



1、居家养老服务的保障措施

制定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规划 各级政府应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地研究制定本地城乡社区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规划,并把它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快速健康发展。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合理配置资源 各级政府应转变职能,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加大投入,研究制定“民办公助”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居家养老服务业。各级政府要统筹考虑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和运营管理等问题,合理配置资源。有条件的地区可针对性地设立专项资金,开设资助项目,探索适应当地特点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贯彻落实支持居家养老服务的优惠政策 贯彻落实国家现行关于养老服务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养老院类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征营业税,对各类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免征自用房产、土地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要按照当地社区建设规划和老年人实际需要,协同各个部门,整合资源,在城市社区和大部分农村乡镇建设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等基础性服务设施,大力推动专业化的老年医疗卫生、康复护理、文体娱乐、信息咨询、老年教育等服务项目的开展,构建社区为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多种服务。吸引生活自理的老人走出家门到社区为老服务设施接受服务和参加活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则采取派专人上门包护,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多种需求。依托城市社区信息平台,在社区普遍建立为老服务热线、紧急救援系统、数字网络系统等多种求助和服务形式,建设便捷有效的为老服务信息系统。 加强服务队伍建设 加强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要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认真实施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科学界定居家养老服务中职业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和职责,加强对社工专业人才的吸纳与培养。同时,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改善和提高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组织,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等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 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地位和待遇。紧密结合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实行,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落实相应的物质待遇;对符合条件的从事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要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 积极培育和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组织 按照政府职能转变以及与企业、事业、社团分离的原则,对居家养老服务中能够与政府剥离的服务职能都要尽可能交给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机构去办,交给市场和企业去办。各级政府应积极培育、规范管理各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统1管理的服务模式。 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体制 各地政府应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在区、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受政府委托负责本辖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和管理,其主要职责是:建立老年人信息库,发布老年人服务需求信息和社会服务供给信息,对享受政府补贴的居家老人进行资格评估;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相关资格进行审查,接受服务对象的服务信息反馈,检查监督服务质量。承担政府委托的其他养老服务事项。 切实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性,把它列入政府工作议程,并根据本意见的精神,抓紧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政策措施。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积极支持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要认真履行综合协调职能,配合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



2、金融如何服务养老

金融如何服务养老如下:1是要创新思维。金融机构1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加大金融支持养老力度,有效满足迅速增长的养老服务业发展和居民养老领域金融服务需求,是增亩稿碰加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供给,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是金融机构拓展新业务的重要机遇,是金融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另1方面要增强战略意识,大力推动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养老领域业务发展规划和市场布局,努力改善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实现支持养老服务业和自身转型发展的良性互动。2是要坚持原则。金融机构1方面要坚持市场主导、政策扶持、因地制宜、分类服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市场化为方向,以政府扶持为引导,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立足区域养老服务业发展和居民养老需求实际,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不同养老服务形式,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另1方面要加强金融支持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各类规划和政策的衔接,以满足“老有所养”、推进医养结合和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需求为重点,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努力寻求重点领域新突破。3是要对号入座。金融机构1方面要充分考虑养老需求,构建与养老资金属性相匹配的投资管理体系,主动融入并支持养老保险发展,切实做好基本养老金的代收代发,做好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账户管理、投资管理等服务。另1方面要重点做好个人积累养老资产的金融服务,如围绕促进和规范发展第3支柱养老保险,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养老目标基金等发展,支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4是要适销对路。金融机构1方面要结合老年人口的需求特点,改革创新直接服务于老年人口的存取款、理财投资等金融服务需求。如通过对网点、设备开展适老化改造,增加老年人口办理业务所必需的老花镜等设备,改良或创新专属的金融产品等,敬羡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口的金融服务需求。另1方面,此次推出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期限较长,在5年至20年,利率较为适中,适合风险偏好较低、对流动性要求不高、追求固定收益的群体,与居民长期养老需求比较契合,因地因情制宜,早谋划早行动早落实。5是要落地见效。金融机构1方面要着眼于养老市场长远发展,构建更为完善的养老金融体系,抓住资管、存款、托管等直接业务机会,挖掘账户、发卡、结算等间接业务机会,推动健全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另1方面要满足养老机构的支付结算、投资理财等合理金融服务需求,重点围绕商业性突出、盈利能力突出的养老机构合理融资需求,通过银行信贷、信托产品和融资租赁等方式为养老机迅谈构提供融资支持,为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挂牌上市、发行债券等提供金融支持。



3、“为什么要报考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这个岗位?谈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认识,如果应聘成

谈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认识,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1种服务形式。重点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手段,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生活等为主的社会化养老服务。  加快推进居家养老的现实意义: (1)居家养老服务,是破解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重要出路; (2)缓解政府养老支出压力。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1项重要内容; (3)符合传统文化和老年人习惯。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优良传统,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选择;是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4)减轻家庭照料压力,也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渠道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5)便民、利民、亲民的养老模式。成本低、覆盖广,服务方式灵活等优点,易普及、推广,小成本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



4、我对县级城市养老产业的理解和认识

(1)健全规范产业发展机制。1是制定详细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发展目标, 将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城乡建设规划,合理安排,科学布局,以规划引领养老服务产业发展;2是积极完善产业发展模式,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单位和个人积极研发老年服务产品、项目,形成养、疗、研、学、乐等1条龙产业结构,加快形成养老服务与商贸餐饮、医疗康复、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度假等领域的专业服务联系合作网络,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是建立分管领导牵头,发改委、财政、民政、人社、住建委、规划、卫生、国土、税务、老龄等部门参加的养老服务发展领导协调机构,加强养老服务产业的规范管理和监督,及时研究解决养老服务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4是大力开展养老服务志愿者活动,积极与志愿者、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合作搭建好养老服务产业的社会支持平台,加强养老服务产业的宣传机制,提高对养老服务产业特殊性的认识和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产业的认同。 (2)建立完善优惠扶持政策。界定区分产业养老和事业养老,形成产业养老与事业养老双轮驱动、协调发展的机制,明确事业养老为政府责任,市、县级财政加大其投入,并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努力确保需要集中供养的“3无”老人、5保老人集中供养;另1方面,产业养老应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明确养老产业兼顾福利性和盈利性的性质,为现代服务型产业,对符合城乡规划的新办养老机构,依法优先核准、备案、审批、立项;将养老服务产业用地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资源部今年4月23日已对外公布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明确界定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范围,并要求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供应应当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细化了养老服务设施供地政策等。市、县政府要合理界定区位、建设比例,结合城乡服务配套设施统筹考虑,优先供地;对前景好、规模大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项目,财政给予适当的贷款贴息,适当减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电、用水、用气按居民生活标准收费,为养老服务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积极构建多种养老模式。1是积极建立多层次养老机构,根据不同层次收入的老年群体,形成服务功能齐全、高中低档不同消费水平、不同服务档次、不同类型的错位发展格局,将老年消费群体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3个层次来构建养老机构。公办养老机构主要收纳市内低收入群体(主要包括“3无”人员、低保户以及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养老困难老年人);中、高收入层次群体主要由政府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各种政策鼓励中、高档型养老服务机构为其提供多样化的服务;2是结合县域经济实际和资源禀赋,形成区域特色鲜明、不同类型的养老模式。我市大部乡镇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瓜果、蔬菜等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蓬勃发展,适合发展乡村养老、农家养老、田园养老、旅游养老等模式;在1些县城或毗邻县城、中心镇等交通便捷的城郊,适合发展社区居家养老、以房养老等模式,兴办中高档老年公寓;3是积极鼓励建设“医养合1”养老机构。将养老机构和县域内医疗资源有效结合,积极鼓励有条件的社会医疗单位创办医疗、康复相结合的养老机构,鼓励养老机构在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经审查批准后内设医疗机构,实现“医养合1”。 (4)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稳定和扩大养老服务队伍,健全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教育机制,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1是鼓励区内有条件的职业教育机构如职业学校、卫校等设立养老管理与服务、老年护理、老年社会学和老年人用品开发等专业,为发展养老产业和养老机构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为全面铺开养老服务产业做好人才储备;2是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把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纳入城乡就业培训体系,由民政、人社按照职业标准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相关职业的技能培训,经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



5、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支撑体系未建立的原因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支撑体系未建立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统1的职业标准和培训体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1个比较新的领域,相关的职业标准和培训体系尚未完善。这导致从业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 工作环境和待遇差。在1些地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待遇都比较差,难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进入该领域工作。 3. 社会认知度不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社会上的认知度不够,很多人对于这个行业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养老院等形式上。这也使得该领域的专业人才数量不足。 4. 政策及资金支持不足。在1些地区,政府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及资金支持不足,难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进入该领域,同时也难以支持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和技能提升。 因此,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支撑体系,包括完善的职业标准、培训体系、工作环境和待遇、社会认知度等方面的改善,以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6、谈1下自己对养老产业的认识?

谈1下自己对养老产业的认识?昨天看到朋友圈1位朋友发了条信息,看到这条信息后心里想了很多,有欣喜有焦虑。感觉养老从业者的意识在提升,已经意识到危机感了。当初之所以说“永辉爱康,为爱努力,让生活更美丽”这句话,我已经意识到养老这个行业不是那么简单,应该从生活角度来思考工作,这样才能有长远的发展。朋友的原话如下:“总觉得快递公司和地产公司提供增值养老服务,无往不利。京东门店和58到家合作入户服务,压力好大。干掉我们的不1定是同行!”后面朋友的评论里有这样1句话:“要论哪类公司和职业最熟悉老人与社区,非他们莫属。这也是很多社区驿站倒闭活不下去的原因。没有客户基础,不了解客户需求,没有信任度。”这句话很值得用心思考。真的应该从生活的角度来思考配合国家政策服务养老产业。否则到了最后只能出局,稀里糊涂的出局。面对养老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内不缺乏情怀,不缺乏政策,不缺乏情感,不缺乏温度。都在探索养老的盈利模式,好多养老从业机构不盈利,工作开展不起来或者开展不顺利,他们缺什么?缺钱缺资源还是缺人?到底缺什么?这也是1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最起码不缺乏资源,不缺乏市场,不缺政策扶持,主要缺1种意识,社会意识形态认识上有偏差,导致工作中出现尴尬的局面。我不赞成这个词“养老的盈利模式”,应该换1个词“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模式”,这样的词更适合当下环境。思考中凡是把资金放在第1位的思路都是幼稚的,思考中凡是把老人当消费人群的思路是不成熟的,思考中凡是忽略老人家属的思路是错误的,思考中凡是把老人当病人的思路是可笑的,思考中凡是想借助国家政策渔利的思路注定要撞墙,思考中凡是忽略社会发展谈养老结局注定是失败的。如果把养老当做1个行业来解读,这个行业的宗旨就是服务老年群体的生活,让老人生活更美丽,没有其他,仅此而已。这个行业上游是各种适老产品生产者,下游就是老人生活,中间是针对老年人的各种生活服务。有了这样的大概认识再聚焦自己的工作,在行业中定位自己的方向,就会有发力点,不会有1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估计现在好多从业机构会有1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他们缺乏1种宏观的生活认识,思路里面商业意识太强,忽略了老人们生活的年代,忽略了老人们的故事,忽略了老人的精神世界,我们现在服务的这群老人是1代有故事的人,是伴随着国家1起长大长老的人,他们是社会发展的见证者缔造者,无论这个老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他们身上的故事不可多得,未来这群老人会成为社会宝。在1部分人的认知中,1谈到老人就是弱势群体,就是孤寡群体,就是老弱病残群体,这跟我们现实生活中传递关于老人的生活概况有直接关系,媒体报道中的侧重面我们应该懂,这也是影响我们正确客观认识老年人的1个因素,不能忽略的1个因素。在1部分人的潜意识中健康老人的生活往往被忽略,因为老人生活没有困难,所以被忽略,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如果不能客观认识老年群体,只会徒增养老行业的压力,只会增加生活负担,再有力量的拳头只会打在棉花上。其实面对老年群体生活我还有很多话想说,养老话题描绘的是1个宏伟工程,这个工程每个人都得参与,每个人都必须经历,无论年轻与年老,都得为这个工程添砖加瓦。从现在开始,如果1部分人意识到老人的精神价值,健康老人的价值,并把这种意识融入生活,相信生活是美丽的。最后还想说1句话,关于养老这个话题,应该侧重如何延续健康老人的生活状态,如何提高改善困难老人的生活现状,其实老人们的要求并不高,尤其眼前的这群老人,因为他们苦过,累过,即使生活再困难也能坚持。需要我们做的就是给出力所能及且很自然的关怀与帮助,在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朋友圈那句话可以理解,当下这个大环境竞争很激烈,但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不会认为在被打劫,而是认为好多人在帮你,帮你1起努力完善老年服务。有危机感是对的,但注意力会回到:努力做好自己。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