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排名,中国老龄化问题现状

中国各省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排名

1、中国各省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排名

截止2020年6月,如图: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2018年,辽宁、上海、山东、四川、江苏和重庆等6个省份均跨过14%的深度老龄化标准线。扩展资料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

12、6%,2018年为

11、9%,即增长了0.7个百分点。而2015~2017年分别为

10、5%、

10、8%和

11、4%。从数据来看,最近5年全国老龄化增速呈现加快的趋势。具体到省份而言,辽宁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2019年65周岁及以上人口70

6、1万人,占

16、2%,这比2018年的

15、17%增长了1个百分点。2016年和2017年这一指标分别是

13、51%和

14、35%,可见辽宁省的老龄化程度在加速。参考资料来源:大河报-全国深度老龄化省份增至7个长三角比珠三角“先老”。

中国老龄化问题现状

2、中国老龄化问题现状

【核心提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现阶段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表现为三个特点,即未富先老、未备而老和孤独终老。为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我国需要有基础性考虑、全局性设计和长远性安排。   中国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早在1999年,我国就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根据六普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

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

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

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

1、91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处在老龄化社会(Agingsociety)发展阶段。   2015年以后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时期。预测显示,从2015-2035年的20年时间里,中国老年人口比例将会增加一倍,达到20%;此后一段时间,老年人口将占中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7%,人口总量达到

2、48亿,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超过3000万。2020年后,进入加速和重度老龄化发展阶段,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超过4亿,高龄老人达到9500万。高龄老人占老年人比重将从目前的1/8增长到2050年的约1/4。2051-2100年,老年人口比重维持在30%以上,总量达到3-4亿。老年人口规模的估计和年龄标准有关,国际上一般用65岁来定义,一些发达国家提出推迟退休的制度安排,这都会影响老年人口的规模估计和他们实际发挥的作用。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数据预测,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年均增长

16、55%,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8%左右。在这30年里,中国开始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人比重将超过30%,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人口发展预测,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整体而言,在21世纪,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之快令人惊讶。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两个力量作用的结果:一个是人口出生率持续、快速的下降,另一个是经济社会进步导致老年人平均余寿延长。就第二个原因来说,人口老龄化是寿命革命的标志,是人口长寿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在一个开放的人口中,人口流动迁移也影响实有人口的老龄化方向、程度和进程。古今中外,长寿健康,人所共求。人口老龄化是必然的人口发展趋势,是一种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引发社会经济结构和功能变化的过程。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宏观现象,生命老龄化是一种微观现象。两者是结合的,但角度不同。   2006年2月23日,全国老龄办发布了5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的研究成果,指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六个主要特征。   综观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可以概括为四点主要结论:   第一,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   第二,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   第三,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   第四,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中国已经处于深度老龄化阶段。()

3、中国已经处于深度老龄化阶段。()

答案:正确 。

10.2035年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大力推进社会化养老,逐渐减少养老对家庭的依赖...

4、10.2035年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大力推进社会化养老,逐渐减少养老对家庭的依赖...

B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决定权,而人大代表没有,①错误;从个人角度,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途径参与决策,促使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②正确;设问强调从个人角度,而不是主体政协,③排除;从个人角度,共产党员进社区宣传社会化养老的方针政策,推进政策新规的贯彻落实,④正确。故选B。

中国人口老龄化比例多少?

5、中国人口老龄化比例多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17日电(记者 李金磊)中国男比女多3490万人,这些人将“打光棍”?中国已经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为什么普查数据跟往年数据有矛盾? 5月17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了上述人口问题。 适婚年龄男性比女性多1752万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

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

48、76%。男比女多3490万人。 有说法认为,这些男性将“打光棍”。男性婚姻压力是否增大?对此,付凌晖表示,这3000多万人分布在不同的年龄,其中,20-40岁适婚年龄男性比女性多1752万人,性别比是10

8、9。 付凌晖称,青年当中,男多女少问题是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但是婚恋关系的确立,受年龄、生活地域、个人品德、教育水平、价值观念、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年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应该从多角度研究当前面临的婚姻问题。 付凌晖认为,随着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实施,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育观念的转变,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也在逐步下降。 数据显示,总人口性别比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均有降低。其中,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

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

11、3,较2010年下降

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中国仍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 从年龄构成来看,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

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

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

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

13、50%)。 付凌晖指出,对于中国的老龄化程度,社会上有一些误解,有些人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但是国际上一般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进入老龄化社会,10%-20%是轻度老龄化,20%-30%是中度老龄化,超过30%是重度老龄化。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是

18、7%,说明目前中国仍然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 付凌晖说。 回应人口数据存在矛盾 有网友注意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前期非普查年份人口数据相比是存在矛盾的。对此,付凌晖解释称,非普查年份人口数据是抽样调查推算的,所以存在调查和抽样误差。普查年份人口数据是全面调查获得的,数据更加全面准确,这也是世界各国为了摸清人口状况费时费力也要开展人口普查的原因所在。 付凌晖称,根据国际惯例,人口普查之后会对两次普查之间的抽样推算数据进行修订,这将消除目前抽样推算的数据和人口普查获得的新数据之间的差异。目前,这项工作国家统计局正在做,将对两次普查之间的总人口、出生人口、城镇化率等相关数据进行修订。 付凌晖分享了几个数据:2016年,原公布的出生人口数是1786万人,根据普查分年龄人口数据修订后,出生人口为1883万人,增加97万人。2017年,原公布的出生人口数据是1723万人,修订后为1765万人,增加42万人。两次普查间对应的相关年份出生人口平均每年要修订增加大概100万人左右。有关详细的数据会在2021年《中国统计摘要》上发布。(完。

2035年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大力推进社会化养老,逐渐减少养老对家庭的依赖,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

6、2035年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大力推进社会化养老,逐渐减少养老对家庭的依赖,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

参考答案:B 。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