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服务的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智慧养老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社会养老服务的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养老服务的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委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推动下,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简称养老服务体系,下同)初步形成。截至2009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机构4万多个,涵盖福利院、养护院、敬老院、荣军养老机构、老年公寓等多种类型,养老床位289万张,收养各类老人236万。日间照料功能的社区服务中心1万多个,留宿照料床位1.5万张,日间照料床位3万多张(2010年,民政部)。老年文化活动场所基本普。

我国智慧养老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2、我国智慧养老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在中国智慧养老尚属1个新兴产业,需要走1段比较长的不断探索的路程,结合我国养老的实际情况,智慧养老在其发展中还存在诸多瓶颈。小编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体制改革滞后,产业事业边界不清。国家在顶层设计上还没有明确界定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界限,譬如在老龄服务市场,还没有完全明确政府“兜底”的服务对象及相应标准,产业和事业的界限还不清晰,民营养老机构和“事业体制、产业化经营”的公办养老机构在不平等的环境下竞争,扭曲了市场价格,制约了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此外,资源配置机制和市场化要求之间矛盾尖锐,资源配置机制混乱、条块分割、部门利益、行业壁垒,与市场化发展之间矛盾突出,导致老龄服务市场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问题明显,影响和制约了老龄服务业的市场化进程。

商业养老保险发展为何会滞后?



3、商业养老保险发展为何会滞后?

据报道,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要求扩大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供给,并给出相关政策,相关人士表示此举表示商业养老保险正式获得了过架政策支持。 报道称有业内人士表示,实际上我国早就有商业养老保险,但由于政策不到位等原因1直没发展起来,导致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滞后和全社会的商业保险意识不够强、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居民整体投保能力不足,严重制约着该项业务做强做大有这重要的关系。 除此之外保险业自身存在精算技术水平不高、经营与监管类人才不足等问题,导致产品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满足国民。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