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怎么提高农村养老院服务质量?请你谈谈政府完善养老服务机制的必要性

请问怎么提高农村养老院服务质量?



1、请问怎么提高农村养老院服务质量?

请你谈谈政府完善养老服务机制的必要性



2、请你谈谈政府完善养老服务机制的必要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家庭小型化趋势的发展,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已经成为老年福利事业的重点。养老服务机制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1: 尽管近年来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有了发展,但是有效供给依然不足,难以满足老年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养老机构床位数与老年人数之比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居家养老服务也表现出供给不足、比重偏低、质量不高的问题。公办服务机构服务半径较小,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无法辐射城市街道、社区,难以满足社区老人寄养、日托所需。而民办养老机构受城市地价高、社区用房稀缺等因素制约了发展空间。对于需要护理的老人来说,居家养老服务难以提供专业的照料、康复、护理服务,老年居民无法最大限度地就近方便享受到专业服务。   第2: 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农村远远落后于城镇,养老服务面不够宽,养老服务手段、服务方式、服务内容都需进1步调整和改进。在城镇,部分社区为老服务功能还不健全,现有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还难以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如1些社区的高龄、空巢、多病和白天无人照顾的老人存在就餐困难。另外,服务项目分配不够合理,目前已有的社区为老服务主要偏重于家政服务,在生活照料、保健服务等方面相对缺乏。   第3: 在机构养老方面,资源配置不合理。有些地方养老院1床难求,但同时也有相当1部分养老机构的床位空置。公办机构床位闲置的主要原因有两点:1是高档次的床位价格相对较高,入住条件严格,普通收入水平的老人很难进入;2是部分床位价格较低的养老服务机构又因为居住和配套条件较差,除了社会供养老人及少数困难老人入住外,1般老人又不愿入住。同时,护理型养老机构和床位偏少是1个突出问题。   第4: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许多困难与问题,与现行体制机制不完善有密切关系。尽管政府出台了养老服务方面的1系列政策,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总体规划,导致政策之间衔接不到位,部分优惠政策无法落实到位。为此,必须要完善改进社会养老服务体制,创新服务供给机制。

请你谈谈政府完善养老服务机制的必要性



3、请你谈谈政府完善养老服务机制的必要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家庭小型化趋势的发展,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已经成为老年福利事业的重点。养老服务机制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1: 尽管近年来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有了发展,但是有效供给依然不足,难以满足老年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养老机构床位数与老年人数之比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居家养老服务也表现出供给不足、比重偏低、质量不高的问题。公办服务机构服务半径较小,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无法辐射城市街道、社区,难以满足社区老人寄养、日托所需。而民办养老机构受城市地价高、社区用房稀缺等因素制约了发展空间。对于需要护理的老人来说,居家养老服务难以提供专业的照料、康复、护理服务,老年居民无法最大限度地就近方便享受到专业服务。   第2: 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农村远远落后于城镇,养老服务面不够宽,养老服务手段、服务方式、服务内容都需进1步调整和改进。在城镇,部分社区为老服务功能还不健全,现有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还难以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如1些社区的高龄、空巢、多病和白天无人照顾的老人存在就餐困难。另外,服务项目分配不够合理,目前已有的社区为老服务主要偏重于家政服务,在生活照料、保健服务等方面相对缺乏。   第3: 在机构养老方面,资源配置不合理。有些地方养老院1床难求,但同时也有相当1部分养老机构的床位空置。公办机构床位闲置的主要原因有两点:1是高档次的床位价格相对较高,入住条件严格,普通收入水平的老人很难进入;2是部分床位价格较低的养老服务机构又因为居住和配套条件较差,除了社会供养老人及少数困难老人入住外,1般老人又不愿入住。同时,护理型养老机构和床位偏少是1个突出问题。   第4: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许多困难与问题,与现行体制机制不完善有密切关系。尽管政府出台了养老服务方面的1系列政策,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总体规划,导致政策之间衔接不到位,部分优惠政策无法落实到位。为此,必须要完善改进社会养老服务体制,创新服务供给机制。

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有哪些优势



4、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有哪些优势

目前中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对养老需求不断增加。民营养老机构享受不到政府的扶持政策,难以与公办养老机构竞争。公办养老机构编制少、人员紧、经费缺、管理死等弊端日趋凸显,严重影响公办养老机构的运行活力。在这种大环境下1种新的养老机构模式——公建民营正在崛起。 所谓公办养老机构就是在公办养老机构尝试公建民营模式,即政府出资修建养老机构,再通过委托管理、合作运营、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社会化运营。加大民办公助的力度,对规模较大、服务和管理比较规范的大型民办养老机构给予必要的资助。 “公建民营”模式有3大优点,1是价格优势,有利于低收入人群接受。按照传统模式,养老机构主要分为“公建公营”和“民建民营”两种形式,前者模式下的公立福利院虽然数量不少,但大都是优先用于服务城乡特殊困难人群的需要,而后者模式下的养老院则主要依靠社会力量,服务人群也相对中高端。在此背景下,“公建民营”的模式定位于标准化经济型,可以有效融合两者的优势,使两者实现互补,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养老选择,对老人收取的价格低于“民建民营”养老院,便于被低收入阶层所接受。 2是产生财政红利,提高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政府负责政策制定与规划,而将政策执行落实于民间社区或私营部门,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公共部门预算压力,带来财政效益,又可将社区及民众力量引入公共服务的进程当中,强化公民意识与社会认同感。政府通过“公建公营”方式投资、建设并自主运营的养老院,会占用大量的财政资金,造成政府债务。为减轻地方政府债务,“公建民营”通过向私营合作者租赁公共设施、降低准公共服务的运营成本等方式,可以为政府带来稳定的现金收益;或通过对现有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进行有效的公私合作改革,可推动私营部门在公共服务收费固定的情况下降低供给成本。 3是合理利用民营机构的相对优势。民营机构主要的优势在于它有着良好的管理能力和运行机制。“公建民营”的模式可在1定程度上提高私人投资者的积极性,减少私人投资者对“前期土地资金投入较大、利润薄、资本回收期长”的顾虑。通过引入在养老领域有相关经验的私人投资者,让其承担设施的维护和运营成本,会有助于提高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促使其为项目引入新的技术、专业知识和相关领域的经验,充分发挥民营资本在资源整合与经营管理上的优势,进而降低项目建设、运营等全周期的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此外,由于私人投资者前期投入会相对少很多,所以可利用这种优势强化养老院的营销体系和服务水平,进而提高“公建民营”养老院的收益和员工的福利待遇。 以上内容摘自养老信息网,仅供您参考使用!。

怎样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5、怎样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养老行业市场分析是什么?



6、养老行业市场分析是什么?

养老行业市场分析:

1、养老服务需求空间较大据2019年8月国务院部署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常务会议指出,以需求为导向发展养老服务,是应对老龄化、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我国养老服务的需求主要包括医疗服务需求、护理服务需求、家政服务需求。

2、养老服务供给逐年增长我国养老服务供给的主体是公办养老机构,据国家民政部公布数据,2010-2019年,我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量逐年增长。据民政部在2020年10月新闻发布会上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为22万个。

3、养老床位缺口较大2010-2019年我国及养老机构床位整体呈稳步上升增长趋势,从2010年的315万张增至775万张。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养老机构床位有790多万张。面对逐年增长的老年人口数,我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增速缓慢,我国仍面临养老床位缺口较大的问题。2010-2016年,我国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整体呈上升趋势。

4、政策推动养老服务将加速发展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4个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45”期间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5、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动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延伸,整合利用存量资源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支持培训疗养资源转型发展养老,加强对护理型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等。未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养老服务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养老服务行业将加速发展。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