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龄化带来的商机这些行业是被看好的,中国社会老龄化现状

日本老龄化带来的商机这些行业是被看好的

1、日本老龄化带来的商机这些行业是被看好的

如今老龄化问题是全球都要面临的重大问题,有不少国家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而这也就催生了一些商机。众所周知,目前亚洲国家中,日本老龄化问题是比较严峻的,那么日本老龄化将带来哪些商机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老龄化商机推荐

1、老人专属产品行业。人到一定年龄,因为身体原因,需要一些老龄专业用品,包括老花镜、假牙、血压计、拐杖、血糖仪、按摩器具、轮椅、助听器、成人纸尿裤或护理垫等。近年来以老年人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也推出了“老龄专款”。

2、旅游养老行业。“旅游养老”是“候鸟式养老”和“度假式养老”的结合体,在度假中融入养老元素,老人们一边旅游一边养老,一般会在一个地方住上半个月至数月的时间。

3、宠物行业。仅仅解决吃穿住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唯一缺乏的便是陪伴,尤其是另一半的离去让老人更需要一个能时刻交流的对象。在养宠物的人群中,最多的便是3类:年轻家庭、独居单身和空巢老人,因此宠物行业也是被看好的。 其实在老龄化进程加快的今天,这些商机不仅在日本是被看好的,在国内同样是一个大商机。所以,如果你是想要做老人生意的,但是又还不知道哪些行业好的,上述的这些行业不妨可以参考一下。

中国社会老龄化现状

2、中国社会老龄化现状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日本在二战结束后生育率持续下滑,导致人口年龄结构向老年阶段滑动,严重的老龄化随之带来各类社会性难题。目前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阶段,从2017年我国人口比例分布情况来看,中国人口结构呈现中间宽、两头窄的特点,45-55岁年龄人口数量占比最大,将成为20年后老龄人口主力军。按固定人口出生率千分之十二预测,20年后中国的人口结构,比例分布呈现“头重脚轻”的特点,与当前日本人口结构相似。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养老产业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加之长期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近几年来我国老龄人口人数持续增多,截至2018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经达到约

2、5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8%,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

1、67亿,占总人口的

11、9%。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而我国早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催生出老年经济,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需要得到满足,未来养老市场空间大。 二、老年人口抚养及养老政策分析 实行了近30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抚养比不断提升,2017年我国总抚养比达

39、2%,老年抚养比达

15、9%,预计2030年我国总抚养比将达到人口机会窗口线50%,老龄化问题亟待解决。老年人口与劳动力人口的比例不断扩大,一方面对单位劳动人口赡养老人的压力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对社会养老金的支付也造成巨大压力。 养老产业发展了近5年,政策内容也在框架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逐渐走向多元化、精细化、落地化发展,热度与执行力度双递增。我国养老政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不断变化,现阶段为应对老龄化力图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国家层面养老相关的政策频发,覆盖养老服务、互联网+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智慧养老等方方面面。为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健全养老体系,国务院办公厅基于“十三五”规划,于2017年2月28日发布《“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老龄事业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养老体系更加健全完善的发展目标。

简述日本老龄化社会存在的问题(中文)

3、简述日本老龄化社会存在的问题(中文)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经济在经历了“失去的十年”的低迷后已经步入复苏的轨道。但是出生率下降、高龄化、劳动适龄人口减少等社会问题已经成为新世纪日本必须面对的课题和挑战。   日本社会的新变化   从1955年起,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1950-1971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由110亿美元增加至2184亿美元,年均增长达10%以上,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重由1950年的

1、5%上升到1970年的

6、2%。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令世人瞩目。然而日本在实现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最引人关注的问题是:   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剧联合国把65岁以上的人口定为老龄化人口。据统计,1970年日本老龄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7%,刚刚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但是日本社会老龄化的增长速度惊人。20年后的1990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到12%,以后逐年上升,1995年为

14、5%,2000年为

17、3%,2005年竟然达到21%,是自日本1920年开展人口调查以来的最高值,超过老年人口比例达20%的意大利,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   出生率下降联合国把14岁以下的人口定为少儿人口。1990年日本的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

18、2%,1995年下降为

15、9%,2000年为

14、6%和2005年为

13、6%。日本经济学家惊呼,这样下去,不到2050年,日本人口就将减少到1亿以内。   离婚率上升据统计,2005年日本男性和女性的离婚率分别为

3、3%和

5、2%。更形象的统计数据是,过去的10年间,日本结婚的夫妻半数以上都离婚了。日本已经成为超过美国的世界第一“离婚大国”。   自杀率上升自1998年以来,日本年均自杀人数超过3万人,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4倍多,可以说日本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自杀大国”。   饲养宠物的数量增加与出生率下降形成对照的是,日本人饲养的宠物数量在不断增加。根据日本宠物食物工业会的调查,到2005年,宠物猫和狗的饲养数量已达到2500万只,比日本同年15岁以下儿童的总人数1740万还多出760万。   造成日本社会问题的原因   日本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是日本步入发达国家的过程中经济高速发展派生出来的社会问题。   日本的高龄化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是老年人口增多;第二是由于出生率下降。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福利改善,加上自然环境优越,饮食结构合理等原因,日本成为世界人口寿命最长的国家。人的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自然形成老年人增多的结果。   出生率下降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同欧美资本主义社会推崇个人主义相反,日本社会更具集体主义的倾向。日本人自出生以来就习惯把自己“定位”于某个集体之中,先是家庭,然后是学校,最后则是企业。日本人首先习惯于通过确立从属于某个集体,再通过集体内的严格的等级秩序来确认自己在整个社会中的位置。因此,日本人普遍具有强烈的家庭观和集体观。伴随日本经济发展,日本人像有的思想意识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自我为中心,较少考虑社会责任的倾向在不断滋生和蔓延。从日本人对婚姻和家庭的态度上看,希望安逸,不愿艰苦的人在不断增多,由此出现了不结婚或晚结婚,结了婚也不愿生孩子,结了婚又轻易离婚的种种现象。据统计,女性30-34岁的未婚率已经从1920年的4%上升到2000年的27%,25-29岁的比率从9%上升到54%,男性的非婚率也从8%上升到43%。老年人增多、出生率下降导致日本人口比例失调。   日本人离婚率居高不下,除了女性的经济收入能足以维持个人生活外,还同父母对子女(特别是女孩子)的离婚表示宽容的态度不无关系。过去父母总是对出现感情危机的子女进行劝说,要求忍耐,而现在却说“与其忍耐,还不如早点带着孩子回家”。由于父母的经济条件优越,出嫁的女儿回来一起生活也无妨碍。对于离婚的子女来说,和父母一起生活不但可以节省生活费,而且父母还可照顾小孩使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或消遣娱乐上。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特别是日本经济低迷期大量的企业破产,精神脆弱而不堪重负,自杀的现象屡见不鲜。此外,日本在文化上有美化“自杀”和“殉情”的传统。一般日本人认为,“死”不可怕。不少人为了追求既定目标或者解脱痛苦,轻易选择“了结一生”。爱在网上聊天造成集体自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今年8月,日本多人通过设在东京的一家网站聊天,诉说痛苦,结果造成7人集体自杀的惨剧。   思想意识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也同样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化,伴随着离婚和单身母亲家庭的增加,不少日本人不养孩子而倾向于养宠物,这是因为养孩子既费钱又费力,而养宠物既可以排除寂寞又能带来乐趣。   社会问题对日本经济社会的影响   日本是世界上社会福利较好的国家之一。每年日本政府花费大量财力和物力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然而,日本的财政赤字巨大已经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2005年度末,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长期债务余额为774万亿日元,与GDP之比例竟然达到150%,在主要发达国家中是最高的。日本人口高龄化进而带来日本支付养老金、医疗费、护理保健费、社会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等费用的不断增加,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社会负担,也使日本的财政改革雪上加霜。   日本的劳动适龄人口在不断减少,这一现象对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1990年日本劳动适龄人口在人口的比例是6

9、5%,以后逐年下降,1995年为6

9、4%、2000年为6

7、9%、2005年达到6

5、3%。去年日本的劳动适龄人口低于加拿大的6

9、3%,美国和德国的6

6、9%,英国的6

6、1%,意大利的66%,仅高于法国的6

5、2%,说明日本劳动适龄人口面临比其它发达国家更为严峻的形势。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适龄人口减少就意味着创造社会财富的人减少,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是相当巨大的。事实证明,1955-1970年日本经济出现奇迹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当时老年人口少、劳动适龄人口多、人口比例适中、劳动生产效率高所致的。在此以后,由于老年人口增多、劳动适龄人口减少,导致人口结构不合理、生差率下降、经济社会负担加重,使日本的经济快速发展受阻。   在日本,出生率下降还带来教育事业的萎缩。日本社会重视教育,各类学校遍布全国。然而出生率下降却导致生源减少,使学校难以维继。它对日本经济造成的影响更是深层次的,长久性的。   日本的宠物数量巨大,宠物市场可观。据统计,买一只血统纯正的小狗要60万日元。饲养费年均14万日元,其中包括打3次防疫针和交纳保险费各5万日元。月平均购买狗粮3千日元。但是,娱乐、休闲产业不能和新兴产业相比美,它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目前,日本为了解决人口高龄化、出生率下降、劳动适龄人口减少等问题已经制定了不少相关法律和措施,这些法律和措施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上述社会问题,对我国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日本老龄化有多严重?

4、日本老龄化有多严重?

日本老龄化挺严重的。日本国(日语:にほんこく;英语:Japan),简称“日本”,位于东亚的岛屿国家,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68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

37、8万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总人口约

1、26亿。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大多数山为火山。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气候特征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侧地区冬季的降雪;6月、7月(冲绳、奄美为5月、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接近日本的台风。日本有记载的最高温度纪录是

40、9℃,于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县熊谷市和岐阜县多治见市测得;有记载的最低温度纪录是-41℃,于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测得。

日本为什么老龄化很严重 日本人口老龄化现状如何

5、日本为什么老龄化很严重 日本人口老龄化现状如何

“社会总人口”是由“儿童人口”“青少年人口”“中老年人口”“高龄人口”...构成的。 当社会中出生率下降,导致“儿童人口”和“青少年人口”下降,老年人的寿命延长,导致“老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时,自然“老龄人口的比重”就会不断“攀高”。 也就形成了社会的“人口老龄化”。 --- 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就是上述的原因造成的。 至于,为什么“日本小孩的出生率下降”,有很多复杂的原因。 比如:女性的独立意识,晚婚晚育,甚至独身。还有,日本经济下滑导致的日本人失业率攀高,日本人的生活不稳定。同时,还有社会经济不景气导致“宅男宅女”增多,“晚婚”和“不婚族”增多。同时,也因为,日本的医疗水平和老年福利完善,老年人普遍寿命延长了的原因。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