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的多元供给主体包括机构养老吗,如何深化养老服务体系的供给侧改革,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养老服务的多元供给主体包括机构养老吗



1、养老服务的多元供给主体包括机构养老吗

家庭服务与社会服务   服务提供方有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两种。服务模式基本可划分为两类。1类是家庭服务,服务者由家庭成员提供。另外1类是社会服务,服务者由社会提供,包括民间组织、企业、志愿者、邻里或朋友。社会服务包括机构服务、专业服务和社区服务3大类别。   社会服务模式按地点及服务提供者可基本上划分为机构服务(集中在某地)和社区服务(居住在自己家中)两类。   我国的社区服务主要有两种,1种是家政服务中心,向家庭提供服务员。另1种是站点服务,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必要的专业性服务。   正式支持体系与非正式支持体系   正式支持体系指来自正式组织的各支持供给者的集合,如各级政府、各级组织;机构、企业、社区等。正式的社会支持具有经常性特征,往往有政策或者法律依据,表现的是1种个人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非正式支持体系是指来自于老年人在生活中获得的非组织的社会支持供给者集合。这1体系包括家庭成员(配偶、子女、其他亲属)、邻居、朋友、志愿者等。非正式社会支持具有不确定性特征,除了配偶与子女外,1般无政策与法律可依。它更多地表现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家庭养老与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针对于机构养老而言的1种形式,居家养老强调老年人不离开自己的居住地。所谓居家养老,指的是老年人分散居住在自己家中养老。养老服务由社会提供的,但不排除家庭成员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区别在于,家庭养老的实质是养老服务完全由子女来提供。目前人们所说的居家养老只是1个居住地点选择问题,1部分养老功能却从家庭逐渐向社会转移,是1种社会化了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目前正在成为1种具有社会化养老功能的模式,即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1个最符合老年人意愿的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平台和支撑、以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为保障的养老支持体系。

如何深化养老服务体系的供给侧改革,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2、如何深化养老服务体系的供给侧改革,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老龄化社会问题愈显突出,如何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表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既是目前破解养老难题最经济、最可行的途径之1,是促进家庭和谐、代际和谐、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举措。要进1步做好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必需以社区为中心,依托社区资源,建立1种介于老人家庭照顾和社会、机构照顾之间、并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老人照顾方式,形成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组成的综合服务网络,兼有护理、医疗保健、家务服务、应急救援的综合性服务。 进1步做好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可从这几方面着手: (1)政府购买服务,组织提供服务或居委会、社区承办的模式。 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主要有两类:1类是政府补贴资金直接拨付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由其向享受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老人提供特定时间和特定服务的服务;第2类是由享受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老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到中心或特定机构自主选择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 (2)市场化运作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市场化运作应遵循: (1)政府出台各种法规,从政策上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社会福利机构; (2)改革养老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实行标准化建设、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建设老人活动中心、初步形成了1个集老年人生活、医疗、保健、娱乐和学习等服务功能为1体的老人社区服务站。 (3)利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提供有偿服务。社区尝试与有关部门或企业联手,由服务中心提供方便快捷的有偿服务,在老人需要护理时可以得到及时的护理服务。 (3)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积极动员、组织、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组织、大中学生和市民为有需要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各种公益性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志愿者的作用。各社区要成立志愿者队伍,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和管理,逐步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的管理激励机制,进1步调动社会志愿者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如何改变养老公共服务供给



3、如何改变养老公共服务供给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老龄化社会问题愈显突出,如何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表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既是目前破解养老难题最经济、最可行的途径之1,是促进家庭和谐、代际和谐、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举措。要进1步做好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必需以社区为中心,依托社区资源,建立1种介于老人家庭照顾和社会、机构照顾之间、并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老人照顾方式,形成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组成的综合服务网络,兼有护理、医疗保健、家务服务、应急救援的综合性服务。 进1步做好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可从这几方面着手: (1)政府购买服务,组织提供服务或居委会、社区承办的模式。 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主要有两类:1类是政府补贴资金直接拨付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由其向享受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老人提供特定时间和特定服务的服务;第2类是由享受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老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到中心或特定机构自主选择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 (2)市场化运作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市场化运作应遵循: (1)政府出台各种法规,从政策上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社会福利机构; (2)改革养老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实行标准化建设、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建设老人活动中心、初步形成了1个集老年人生活、医疗、保健、娱乐和学习等服务功能为1体的老人社区服务站。 (3)利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提供有偿服务。社区尝试与有关部门或企业联手,由服务中心提供方便快捷的有偿服务,在老人需要护理时可以得到及时的护理服务。 (3)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积极动员、组织、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组织、大中学生和市民为有需要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各种公益性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志愿者的作用。各社区要成立志愿者队伍,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和管理,逐步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的管理激励机制,进1步调动社会志愿者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哪些非政府组织可以参与养老公共服务供给



4、哪些非政府组织可以参与养老公共服务供给

现代社会,老年人的养老意愿日益呈现多样化、复合化的趋势,在基本的生理需求之上,增加了更多的情感和精神要素.目前,由于我国社会保障的局限性和养老产业的不发达,亟须探索出1种适合当前形势的新的养老服务模式.而非政府组织由于自身所具备的1些社会资源优势,其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具有1定的可操作性和发展空间.非政府组织具有在基层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理论空间、政策空间和实践空间,但目前来看在具体操作中仍需妥善设计、稳步推进,并应对服务活动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估与激励,以确保社区养老服务的顺利开展.。

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供给,大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保护利用风貌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



5、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供给,大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保护利用风貌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

A。

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6、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老年消费市场初步形成,老龄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总体上看,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十分突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1项紧迫任务,有利于保障老年人权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就业,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现提出以下意见:

1、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3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国情出发,把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通过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努力使养老服务业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2)基本原则。 深化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干预,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活力,创新服务供给方式,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坚持保障基本。以政府为主导,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加大对基层和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充分发挥社区基层组织和服务机构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家庭、个人承担应尽责任。 注重统筹发展。统筹发展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养老,实行普遍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统筹城市和农村养老资源,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统筹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相关领域的互动发展。 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各类养老服务和产品,满足养老服务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3)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全国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5-40张,服务能力大幅增强。 --产业规模显著扩大。以老年生活照料、老年产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老年金融服务、老年旅游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养老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显著提升,全国机构养老、居家社区生活照料和护理等服务提供100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涌现1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1批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培育1批知名品牌。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养老服务业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行业标准科学规范,监管机制更加完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意识显著增强,支持和参与养老服务的氛围更加浓厚,养老志愿服务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优良传统得到进1步弘扬。

2、主要任务 (1)统筹规划发展城市养老服务设施。 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各地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必须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凡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标准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凡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和建设指标要求的,要限期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老服务设施,不得挪作他用。 综合发挥多种设施作用。各地要发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养老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及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提高使用率,发挥综合效益。要支持和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提供养老服务。各类具有为老年人服务功能的设施都要向老年人开放。 实施社区无障碍环境改造。各地区要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加快推进坡道、电梯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改造。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