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是什么模式,养老地产有哪些盈利模式?

以房养老是什么模式



1、以房养老是什么模式

是1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只是少数大城市在试点,还没能普通推开。1般做法是:由社区或政府或保险公司实施,公民个人将自己所有的房产进行评估,和实施单位签养老合同,由实施单按月发区养老金,养老金数额多少根据房子价值核定,养老金1直给到死亡,死亡后房子由实施单位拍卖,偿还所支付的养老金,有剩余的再做为遗产由继承人继承。

养老地产有哪些盈利模式?



2、养老地产有哪些盈利模式?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颜骅 “养老产业+地产”的开发模式,已经在国内运作了多年,“以房养老”成为近期热点的同时,也让更多人关心国内养老地产开发究竟是怎样的现状,养老地产又是如何开发盈利?市场上,除了眼花缭乱的养老保险产品之外,各色的养老地产项目也让很多人生出很多好奇。本期我们就来谈谈养老地产项目的开发模式,了解它的盈利模式,以及1些典型的项目。 养老地产如何赚钱?赚土地的钱——相比之下,远郊地产反而在1定程度上更适合养老,因而土地价值得以提升。这部分是最容易,也是开发商最想赚到的钱。 赚服务的钱——养老人群处于身心衰退期,就有消费的需求,所以发展商在护理方面、服务方面供应品种丰富,就有赚钱的机会。 赚设施的钱——为老年人配制的会所,跟平时上班族配制的会所完全不1样,因为老年人1天到晚在那里活动,只要把这个地方做好,老年人就愿意在那里买单。 服务和设施是养老地产的核心,但这1部分是目前国内项目的短板,未来需要开发商进1步加强。 赚人群的钱——当1个社区成熟之后,会形成老年人群的文化、社交集聚的圈层效应,从而有利于提升地产价值。 赚量身定做的钱——细分市场、研究老年人的活动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即量身定做,形成1套成熟服务体系、管理体系,从而提升价值。从精神层面和量身定做提升价值需要开发商进行长时间的探索,才有可能实现。转让使用权模式,在项目存在不能进行产权分割销售的实际条件下,坚持买卖不破租赁原。

养老地产的发展模式是怎样的?



3、养老地产的发展模式是怎样的?

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的快速增长,养老地产、医疗、服务甚至金融业都有望得到政策支持,从而开启新的经济增长窗口。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从建设、服务、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加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政策的出台,“养老地产”逐渐成为房地产市场上继自住型住宅之外的“隐性刚性需求”。各大房企及险资纷纷试水,但具体的商业开发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养老市场规模可观国务院着手布局   作为民生热点,养老产业成为国家“十25”重点发展扶植的产业。随着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度假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需求多元化,庞大而多样化的养老市场诞生。据了解,目前全国有80家地产商进入养老地产领域,公开信息披露的养老地产项目达百余个。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13.7%,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预计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增加到16%。另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我国城市42.8%的老年人拥有储蓄存款,预计到2030年,老年人的退休金总额将超7万亿元。   与此同时,“银发经济”也在逐渐升温,目前我国养老服务市场消费需求在3万亿元以上,2050年左右将达到5万亿元,1个潜力极大的新兴产业正在形成。   8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加强养老服务能力建设。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标准同步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也要通过多种方式完善相关设施。重点发展居家养老,同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专业化养老机构,鼓励境外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到2020年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同时,要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服务、保险(放心保)、教育、健身、旅游等领域互动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国务院提出的多项措施,将加快养老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促进养老机构甚至养老地产、养老医疗、养老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鼓励境外资本的进入,可以充分吸收国外养老服务业的先进管理手段和服务理念,促进相关产业服务水平的提高。   目前各地政府对于养老问题愈发重视,部分省市已出台养老设施专项规划,规范行业发展,并从土地、财税等政策上予以支持。北京市出台的养老设施专项规划要求,加强土地、税收、融资政策和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对发展养老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在新城规划中,要求整合社区资源,建设更多适合老年人养老的场所。   开发商进军养老地产盈利模式需创新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各路资本也都跃跃欲试。目前,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产业已有所发展,其中以养老社区开发运营为主的养老地产最为集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进军养老地产。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万科、保利、首创、绿城、龙湖、复星、远洋地产等开发商在养老地产上争夺市场份额,同时越来越多外资机构也前来试水我国养老地产领域。 “养老服务和传统的物业服务不1样。”老年人住进来以后不仅需要身体上的照顾,还包括心理上的照顾,还有信仰和追求方面。1直以来,不管是住宅地产还是商业地产,销售之后的物业运营都是开发商的短板。而养老地产跟医疗有关,其服务水平要求更高更专业。观察人士指出,养老地产如果不能从后期服务上体现出独特之处,那么跟普通的机构养老没有区别,雷同化的服务势必会让养老地产难养老。经营模式之困呼吁全产业链再造事实上,养老产业既不是简单的房地产开发,也不是纯粹的医疗保健,而是整合投资、开发、建设、运营、医疗、保险、服务等各个层面资源的系统工程。如何整合却让众涉足者们头疼。

现今比较成熟的养老养生地产模式是什么?



4、现今比较成熟的养老养生地产模式是什么?

主流模式“销售”、“持有”、“销售+持有”,养老养生地产是养老地产与养生地产的结合体,是为有养生需求人群及老年人提供适宜养老养生的住宅、设施以及服务,满足有养生需求人群和老年人特殊需要,融合复合地产和现代服务业的1种新兴地产业态,是对养老地产与养生地产优势的整合升级。养老养生地产的产业前景与市场现状需要从养老地产与养生地产的产业前景与发展现状来进行判断和综合分析。其整合了养老地产和养生地产的优势与长处,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养老养生人群,从市场发展现状来看,养老养生地产只实现了养老地产与养生地产的1部分价值,产业发展空间较大。您的信任+远景设计研究院多年致力养老养生产业规划经验积累=广阔前景。

应该建立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什么相结合的模式



5、应该建立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什么相结合的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可作为传统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而且能够满足老年人更高层次的养老需求:   1) 社区居家养老能够解决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实际困难。例如,建立相关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使老年人能够就近就医或足不出户享受医疗服务;   2) 社区老年人可以享受到保健、卫生、心理援助等更加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从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感;   3) 社区居家养老符合传统家庭养老的观念和习惯,保留了老年人固有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尊老敬老文化的传承,增进老年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同时也可以降低养老成本,减轻养老负担。   4) 社区居家养老也避免了大规模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能够节约社会成本,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荷兰政策测算:机构养老每位老人年均平均花费64000欧元,居家养老年均19000欧元,不到前者1/3。   社区居家养老不仅仅是中国主要的养老模式,也是全球的主要养老模式。从养老意愿来看,据调查数据显示, 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为:英国 95%,美国 96.3%,瑞典 96.2%,日本98.6%,新加坡 94%,泰国 72.2%。 而机构养老比例较低,英国为 4.6%,美国为 3.7%,瑞典为 4.8%。   由此可见, 居家养老作为当前国际老年社会服务的输送方式和社会工作的1个重要发展方向, 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和重要的发展。丹麦目前全国有15.5万老人在家享受居家养老,约占老年人口15%,只有4万左右老人住在养老院,平均年龄82岁以上,居家养老模式不仅在丹麦,也在欧洲其他国家备受推崇,重要原因是居家养老成本比机构养老低很多,荷兰政策测算:机构养老每位老人年均平均花费64000欧元,居家养老年均19000欧元,不到前者1/3.   在中国,社区居家养老作为新兴的养老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1养老模式在广东已经开始试点并卓有成效。但是社区居家养老作为1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各方面还不完善,主要在于服务对象、服务人员、资金来源、评价标准、政策不完善这几个方面。社区居家养老的实施要求建立健全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这对公共养老服务发展水平要求较高,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由于受经济等因素限制,高质量的社区居家养老很难实现,但是仍然在不断发展和摸索中。

我国正在兴起的养老服务模式有哪些



6、我国正在兴起的养老服务模式有哪些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