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经营模式和操作工作流程?如何创新养老院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养老院经营模式和操作工作流程?


1、养老院经营模式和操作工作流程?



1、纯福利性质的养老院。像这种纯粹福利性质的经营模式通常都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依靠政府或者企业提供的扶持来建设经营的。这种经营模式主要是针对经济收入低的孤寡老人而设立的,由于收入匮乏,条件艰苦,生活条件较差,缺乏娱乐设施,医疗条件较低,这种纯福利性质的养老院并不能满足大多数的退休老人。
2、混合型养老院。这是目前国内相对较为普遍的养老院经营模式,兼具福利性质和盈利能力,通常具有政府或者慈善机构的背景。在经营方面,根据入住老人要求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和服务内容。除了*基本的养老服务外,通常会提供1些娱乐设施服务等等1些人性化的服务内容。其盈利性主要表现在收费服务方面,主要是针对入住的环境和服务程度制定收费标准;收费的内容,有入住时的1次性收费和每月收费,也包括1些护理费和医疗费用等。
3、专业公司经营管理。这种类型更**,利润大但是初期投入高,通常是个人或企业自行出资兴建、管理的老年住宅。这种模式可以为老人提供环境优美、各种设施齐全的居住场所,以及完善的服务。这种老年公寓的形式主要的经营模式是出租,收费水平也要比前两个经营模式高出许多。入住者通常需要交纳1定数额的抵押金,每月交纳租金和管理费。管理机构通过各种高水平的服务收费获取利润。怎样运营好1个养老院?养老机构的运营,首先要明确好自己的定位,也就是说你想要为什么类型的老人提供服务,不同的群体,服务的内容和重点是不1样的,在养老行业中,很多养老机构多是综合型的,什么样的老人都收,但是我觉得养老发展到1定阶段的时候应该走上专科化,也就是失能的、失智的、自理的、临终的,甚至是某1疾病的某1阶段,做的广而全,不如做的专而精,这样更有利于养老服务的深化和规范。作为养老机构,我们的本质是服务,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亲情化、规范化尤为重要,对于1些新建的养老机构,硬件设施都是花钱就能学到的,但是团队服务理念的确定和执行才是关键,老人的服务1定要注重尊严服务,有好多机构和护理员都没有做到。其实老人提出的任何问题,我们作为养老人必须耐心聆听,需要分析和解决,交流,沟通。每个养老机构的服务核心是什么?就是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怎样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就需要我们的服务本领。服务本领来自于我们服务人员素质,修养,规范,服务技能等等。其实做养老不是让我们踮起脚去做,而是让我们俯下身干,了解老人,包容老人——老人需求即我们的发展方向
1、申办条件
1、申请筹办社会福利服务机构:60张床位以上的由市民政局审批,60张床位以下的由所在县(市)区民政局审批,报市民政局备案。
2、申请领取《社会福利机构执业证书》:由受理民政部门进行实地审验,符合执业申请条件的,发给《社会福利机构执业证书》;不符合执业申请条件的,发给申请人书面整改通知书,申请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整改,并重新提出执业申请。
3、办养老院首先需要经办人填写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还得有审办资格证明文件、资金来源证明和固定场所证明文件,以及章程草案,有以上6项条件后就可以到所在辖区的民政部门办理手续。
2、办理程序第1步:兴办企业所在区(市)县民政部门向市政务服务中心民政局窗口提交申请材料,由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初审后受理;第2步:市民政局在规定的时限内派人对新办企业进行现场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在审批表上签字盖章;第3步:市民政局将相关资料移交市税务部门审核签章后上报省民政厅;第4步:经省民政厅、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审批办证后返回市民政局,由市民政局转交区(市)县民政部门发给新办企业。



2、如何创新养老院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1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



3、虚拟养老院的运作模式是什么?


虚拟养老院的运作模式是系统通过对客户生活需求分析,将自动生成客户所需服务项目,经客户确认后,养老服务中心指派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在手机上轻轻1点,就能预约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服务。预约时间1到,服务人员就来到家中提供服务,与此同时,系统不仅记录下时间、地点、内容等服务信息,还能实现刷卡支付和服务评价。和传统养老方式相比,虚拟养老院是1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无需1栋固定的建筑作为支撑,无需整齐划1的床榻作为充实,只需要1个虚拟的信息服务平台。虽说形式虚拟,但其提供的服务却是实实在在的。对老人们来说,这种新型养老方式将他们从“养老院”解放出来,收获更具安全感、更容易适应的居家生活。对于市场来说,这种养老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了政府推动下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结合,还通过规模化运作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很有优势,有望成为今后的1种养老新趋势。然而,这些看起来前景大好的虚拟养老院,当前还处于发展完善期,仍面临着诸多挑战。虚拟养老院的发展现状



1、资金问题虚拟养老院的服务对象大多为“3无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等群体,这些服务对象决定了虚拟养老院的消费结构中政府占比高、自发消费少。调查显示,1些公司1年的居家养老服务中95%是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群众自发消费只有5%。虽说这种居家类型的养老模式资金需求量不算大,但是系统的维护升级、员工的培训和工资增长仍需要1定的资金保障,缺乏市场化经营的刺激,从长期看并不利于虚拟养老院形成良性循环。
2、服务人才短缺有省份的民政厅负责人表示,前两3年,当地某学院50多名养老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没有1个人从事养老服务。毕竟,较之养老行业,月嫂、保洁人员等岗位的收入更有诱惑力。但如果养老服务的从业者不够专业、文化水平跟不上,那么其所提供的养老服务很难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匹配。此外,虚拟养老院还面临着信息“孤岛”、覆盖面不广等带来的重重困难。要不断释放虚拟养老院的优势和潜力,让其更好地服务社会,还需进1步加大投入、引进活水助其不断升级。1方面,要优化服务。通过统筹好各类资源、提高人才专业化程度等方式,提升养老服务的智慧化、便捷化和科技化水平。打铁还需自身硬,服务好了,便不愁没有市场。另1方面,更要做好虚拟养老院的复制推广和宣传落地。在以服务争取消费者的同时,虚拟养老院也要打通服务供给的“最后1公里”,实现养老服务与老人需求的精准对接。



4、养老院的经营模式?


养老院的经营模式:
1、纯福利性质的养老院:像这种纯粹福利性质的经营模式通常都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依靠政府或者企业提供的扶持来建设经营的。这种经营模式主要是针对经济收入低的孤寡老人而设立的,由于收入匮乏,条件艰苦,生活条件较差,缺乏娱乐设施,医疗条件较低,这种纯福利性质的养老院并不能满足大多数的退休老人。
2、混合型养老院:这是目前国内相对较为普遍的养老院经营模式,兼具福利性质和盈利能力,通常具有政府或者慈善机构的背景。在经营方面,根据入住老人要求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和服务内容。除了最基本的养老服务外,通常会提供1些娱乐设施服务等等1些人性化的服务内容。其盈利性主要表现在收费服务方面,主要是针对入住的环境和服务程度制定收费标准;收费的内容,有入住时的1次性收费和每月收费,也包括1些护理费和医疗费用等。
3、专业公司经营管理:这种类型更赚钱,利润大但是初期投入高,通常是个人或企业自行出资兴建、管理的老年住宅。这种模式可以为老人提供环境优美、各种设施齐全的居住场所,以及完善的服务。这种老年公寓的形式主要的经营模式是出租,收费水平也要比前两个经营模式高出许多。入住者通常需要交纳1定数额的抵押金,每月交纳租金和管理费。管理机构通过各种高水平的服务收费获取利润。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