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挑战,老年护理学能起到什么作用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这是全国老龄办首次发布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报告。该报告介绍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压力、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报告认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从2001年到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

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

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

12、37%。 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期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

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

21、78%。 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

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亿~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该报告提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六个主要特征。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可以概括为四点: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人口总抚养比将最终超过50%,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低抚养比的“人口黄金时期”将于2033年结束;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该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必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压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压力巨大;在建立满足庞大老年人群需求的为老社会服务体系方面,加快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增加为老服务设施、健全为老服务网络的压力巨大;在处理代际关系方面,解决庞大老年人群和劳动年龄人群利益冲突的压力巨大;在协调城乡和谐发展方面,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和老少边穷地区老龄问题的压力巨大。同时,中国政府和社会还必须付出巨大成本来调整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管理体制等,以适应人口年龄结构的巨大变化。 该报告强调,目前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种准备严重滞后,要全方位地作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准备,时间十分紧迫。 报告建议,要把老龄社会作为21世纪中国的一个重要国情认真对待,树立老龄意识,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挑战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在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要切实从老龄社会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把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列入未来中国的发展战略之一。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挑战,老年护理学能起到什么作用

2、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挑战,老年护理学能起到什么作用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这是全国老龄办首次发布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报告.该报告介绍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压力、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报告认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从2001年到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

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

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

12、37%. 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期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

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

21、78%. 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

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亿~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该报告提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六个主要特征.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可以概括为四点: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人口总抚养比将最终超过50%,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低抚养比的“人口黄金时期”将于2033年结束;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该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必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压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压力巨大;在建立满足庞大老年人群需求的为老社会服务体系方面,加快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增加为老服务设施、健全为老服务网络的压力巨大;在处理代际关系方面,解决庞大老年人群和劳动年龄人群利益冲突的压力巨大;在协调城乡和谐发展方面,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和老少边穷地区老龄问题的压力巨大.同时,中国政府和社会还必须付出巨大成本来调整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管理体制等,以适应人口年龄结构的巨大变化. 该报告强调,目前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种准备严重滞后,要全方位地作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准备,时间十分紧迫. 报告建议,要把老龄社会作为21世纪中国的一个重要国情认真对待,树立老龄意识,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挑战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在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要切实从老龄社会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把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列入未来中国的发展战略之一.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老龄化现状与趋势是怎么样的?

3、老龄化现状与趋势是怎么样的?

现在,老龄人口为人类历史之最。联合国预期二十一世纪人口老龄化比率会超过上一世纪。《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修订版》的数据显示,到2050年,全世界每6人中,就有1人年龄在65岁(16%)以上,而这一数字在2019年为11人(9%);到2050年,在欧洲和北美,每4人中就有1人年龄在65岁或以上。2018年,全球65岁或以上人口史无前例地超过了5岁以下人口数量。此外,预计80岁或以上人口将增长两倍,从2019年的

1、43亿增至2050年的

4、26亿。人口老化是国家人口分布向较高年龄倾斜的现象。这通常反应在人口平均年龄和中位数年龄上,儿童人口比例下降,老龄人口比例上升。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在发达国家出现得多,但近来在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浮现。这一趋势在发展中地区增速加快,意味着老年人将会集中在发展中地区。牛津人口老龄化研究所则认为人口老龄化在欧洲有所减缓,未来在亚洲将会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那些处在人口转型模式五的亚洲国家。在目前联合国承认的发达国家中(其2005年总人口为12亿),总体中位数年龄从1950年的28岁升至2010年的40岁,预期到2050年将为44岁。世界对应数值为1950年的24岁、2010年的29岁和2050年的36岁。就发展中地区,中位数年龄预期将从2010年的26岁升至2050年的35岁。全球老龄化亚洲和非洲是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数量众多的两个地区。20年内,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将面临65岁以上人口最多、平均年龄接近50岁的局面。根据华盛顿大学牵头的研究,2100年将有24亿人超过年龄65 人,相比之下,20 岁以下的人数为 17 亿。牛津人口老龄化研究所是一个研究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机构。其研究表明,许多关于全球老龄化的观点都是建立在神话之上的,随着人口的成熟,世界将有相当多的机会,正如研究所所长教授一样Sarah Harper在她的《老龄化社会》一书中强调了这一点。大多数发达国家现在的生育率都低于更替水平,而现在的人口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移民和人口增长势头,这也来自于前几代人现在享有更长的预期寿命。

世界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

4、世界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 ◎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分布不均衡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 ◎女性老年人占多数 ◎高龄老年人增长速度最快。

世界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变动趋势

5、世界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变动趋势

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

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

8、7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

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

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

2、6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个百分点)。 所以目前还是青壮年占的比例高.但中国的老龄化趋势未来会趋向严重.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 全国老龄办于2月23日发布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的研究成果。这是全国老龄办首次发布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报告。《报告》分三部分介绍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压力,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报告》认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从2001年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

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

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

12、37%。 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

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

21、78%。 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

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报告》提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六个主要特征。综观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可以概括为四点主要结论:第一,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第二,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第三,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第四,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必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压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压力巨大;在建立满足庞大老年人群需求的为老社会服务体系方面,加快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增加为老服务设施,健全为老服务网络的压力巨大;在处理代际关系方面,解决庞大老年人群和劳动年龄人群利益冲突的压力巨大;在协调城乡和谐发展方面,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和老少边穷地区老龄问题的压力巨大。同时,中国政府和社会还必须付出巨大成本来调整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管理体制等,以适应人口年龄结构的巨大变化。 《报告》强调,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在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以后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特别是2030-2050年间人口老龄化高峰的严峻挑战。目前,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种准备严重滞后,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短短25年,要全方位地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准备,时间十分紧迫。 《报告》最后建议,要把老龄社会作为21世纪中国的一个重要国情认真对待,树立老龄意识,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挑战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在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要切实从老龄社会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把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列入未来中国的发展战略之一。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是什么?

6、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是什么?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是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达

2、12亿人,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截至2021年5月11日,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预计自2040年开始,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会有所减缓。2010到2040年是我国老龄化社会迅速发展的时期,是由于从2010年开始,建国之后婴儿潮出生的婴儿相继步入老年。虽然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自2040年开始会有所减缓,但2040年之后我国老年人比例却仍然居高不下。人口老龄化原因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减轻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压力,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由此大大降低了全社会的生育水平。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在健康和长寿方面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人口寿命大大延长。以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在全社会人口中,年轻人口比重的进一步降低和老年人口比重相对的提高,最终表现为全社会人口中老年人口过快增长和比重的加大,即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