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理论有哪些,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理论基础有什么

养老理论有哪些



1、养老理论有哪些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说,需求层次理论与养老。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发表了《人类动机的理论》1书。在这本书中,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1个从低到高的发展层次。 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 当人衰老的时候,这个需求金字塔总体上是不断萎缩的。如果老年人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不能得到保障的话,这个金字塔就会轰然倒塌。 因此,养老的核心就是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从而为高层次的需求提供坚实的基础。任何不谈具体生理、安全需求如何满足,空谈满足更高需求的养老服务基本是大忽悠。

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理论基础有什么



2、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理论基础有什么

城市社区的概念是1个社会的另1个概念,它不同于城市社区和农村村委会的概念,是社会发展1定阶段的产物,由城市社会团体和组织组成,它是现代人类居住的基本形式之1。在中国,城市社区分为街道和居委会,是1个综合性的多功能生活论坛,为当地社区提供住房、商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等方面的服务。城市社区具有以下特点:第1人口密集;第2他们从事非农业劳动;第3生活配套设施 社会养老服务具体为以社区为基本、专业性队伍为依靠向居住在社会内的老年人提供在自己生活社区所得不到的服务,不需要他们去其他社区,就可以得到生活得到照顾、医疗照顾、精神慰藉、文化娱乐,另1方面,他们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与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1起生活,以满足对家庭的依赖。另1方面,我们可以从社会的专业养老。

简述社区养老服务的理论基础及其特点有哪些



3、简述社区养老服务的理论基础及其特点有哪些

基础主要包括社区建设理论、社会保障理论、老年学理论等。社区养老服务的特点包括服务对象广泛、服务内容多样、服务方式灵活、服务质量高效等。社区养老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也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社区养老服务是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