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服务如何开展?养老社区的模式有哪些?

社区养老服务如何开展?



1、社区养老服务如何开展?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不仅如此,中国还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发挥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使老年群体真正感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这是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且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社区养老服务,是指在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物质、设施、衣食住行方便以及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事业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社会组织、民间力量纷纷参与,形成了迅速发展的态势。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老年服务重形式轻内容,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专业护理技能,交费项目与服务内容不匹配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社交娱乐缺乏等。加强和完善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引导和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首先,政府需要加强立法,规范老年服务行业,在政策上对社区养老服务营业资格、从业人员素质、服务内容范围、服务质量标准、服务收费以及免税等优惠扶持有1个明确的界定和规定,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在政策制定上,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出发,鼓励采用灵活多样适合老年人养老生活的服务方式和经营方式。特别要重视对低收入者的关怀,给予政策方面倾斜,减轻居民的经济负担。再者,政府需要转变角色,加大政府职能转变,要改变管理责权和手段,通过政策和法律手段,引导和鼓励民间机构参与,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最后,政府还需要建立督查机构,了解负责落实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前往社区养老服务单位,进行财务账目抽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要经常开展服务质量评估活动,促使社区养老服务单位牢牢绷紧“服务质量”这根弦。必要时,甚至要走进老人圈,倾听老人们的呼声,把老人们的需求转化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工作要求。通过社区的全方位精心照料给老人带来真正的幸福。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要实现管理、人才和服务的专业化老年人1旦从单位退休下来,角色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单位人变成社区人。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会逐渐转向社区,从此与社区之间产生息息相关的生存依附关系。因此,社区建立养老服务中心,要为老人提供“集养老、医疗、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于1体”的多元化、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第1,从业人员专业化。1方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从业人员要与大中专院校对接,从专业院校选用相应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队伍。通过不断补充新生力量,夯实从业人员队伍,提升服务质量。另1方面,吸纳下岗或闲杂在家的社区从业人员,加强教育培训,这些社工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基本技能、熟悉护理业务、学会情感交流,他们在取得上岗证书后方可上岗。第2,服务管理专业化。社区养老服务事业能否长期持续发展?关键看有没有专业的管理方式、先进的管理手段,有没有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服务菜单。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要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充分满足不同年龄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相邻两个社区可以结成联盟,根据社区现有特长,分类分头包干各1半,把两个社区同属1类养老方式的老年人集中起来,实行专业化管理。通过有效整合资源,相互弥补不足,给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必须彻底改革资金渠道来源单1的老模式,要通过多渠道多方面筹措资金方式,采取财政拨款、社会集资、企业赞助、有奖募捐、各方捐助、街道和社区共同出资等方式解决社区养老服务资金短缺问题,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施设备,满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长期持续发展的需求。创新服务理念,开辟社区养老服务绿色通道在进入互联网时代的当下,“互联网+”模式层出不穷,从而极大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使人们从繁忙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社区养老服务在集中养老统1管理的基础上,可以把本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也纳入到社区养老服务管理中来,延伸社区养老服务管理范围,为更多的老人提供服务。首先,利用公共资源平台,建立微信群。给居家养老的老人们(或家庭)建立微信群,建立家庭服务健康档案。老人需要社区提供某种服务,可通过微信传送到社区,社区通过微信或上门来帮助老人,为他们提供服务,这样社区可以对居家养老群体的老人实行动态管理。其次,创建“互联网+”模式。采集个人信息,包括家庭居所、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病史记录、家庭人员关系等资料。自主研发养老服务APP。通过互联网加大社区养老服务的模式。同时,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如:安装室内无障碍扶手、煤气报警器、卫生间(床头)紧急呼叫器等生活便利设备。总之,通过创新服务理念,来提升居家养老这1人群的服务质量,使居家养老的老年群体也能享受到社区养老服务的情感安慰,把社区养老服务的积德好事辐射到每1位老年人。



2、养老社区的模式有哪些?

1、养老社区 养老社区则要比居家养老更高档1些。主要还是开发商专门为老年人量身建造的商品房小区,社区里面不仅有老年大学,为老年人充电提供条件。还有营养食堂,任由老人自己挑选喜欢的美食。此外,还有社区医院给老年人治病提供医疗服务。有的养老社区还建有电影院和老年人健身房,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2、医养结合 这1类主要是指康复医院。有些老人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工来照顾 。而作为老人的子女,也都没有太大的精力去照顾老人,那只能把老人送到康复医院,让老人既能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又可以获得养老方面的精心照顾。不过,医养结合的养老方式的费用支出是比较高的,需要具有1定经济实力的家庭才能承担得起。

3、养老院、敬老院 养老院、敬老院的好处是老头、老太婆比较多,有聊天的、有下棋的、有打牌的等等,生活娱乐还是比较富足的。如果养老院或者敬老院的条件比较好,单位也比较负责,医疗等情况也不错的情况下,会选择去敬老院。不想给子女添加麻烦,毕竟他们也有他们的家庭和事业,也不可能长时间地照顾自己。

4、居子女家养老 城市中居住子女家养老的比较少见,但是也存在1部分人,老人与子女居住1起,但是时间长了容易闹矛盾,尤其是老了以后。不建议居子女家养老。农村中居子女家养老,或者在子女隔壁养老是常见的事情,也是农村老人选择最多的养老方式,毕竟“养儿防老”嘛。自己辛苦将子女抚养长大,他们有赡养的义务。

5、特殊养老 各地总会有1些养老方式,比如“抱团养老”。部分老人在彼此平等自愿的原则下,互相照顾、互相依靠、共享自愿。但是问题也是很多,付出不

1、回报不满意、监督管理等等都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3、泰康养老社区入住条件及每月费用

泰康养老社区是由泰康人寿下属泰康之家投资打造的CCRC养老社区,集居家生活、美食餐饮、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健身运动等全方位的服务与功能于1体,那么泰康养老社区入住条件及每月费用是怎样的呢?泰康养老社区入住条件及每月费用?入住养老社区的基本条件如下:1)女性需已满55岁,男性已满60岁;2)无传染性疾病;3)无精神疾病且无精神病病史;4)从未以任何方式吸食、使用毒品;5)不酗酒,无酗酒史;6)无暴力倾向;7)具备入住社区的经济基础;8)养老社区规定的其他条件。此外,泰康养老社区有两种收费模式,1种是通过购买泰康人寿幸福有约保险计划申请获得泰康之家养老社区的保证入住权;2是满足年龄的且短期有入住需求的老年人缴纳相关费用直接向社区提出申请。据悉,购买保险保费需累计保费超过200万,交押金也需要200万左右,每月还需要缴纳1万~4万不等的服务费用。



4、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模式

居家养老服务是1种既不同于家庭保姆、也不同于1般意义上家政服务的独特养老方式。所谓居家养老服务,是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这种服务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泊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家庭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是1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 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民政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南京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130.94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0.08%。这1庞大群体如何在家庭、社区中,就近获得专业服务?独居、或子女没时间照顾的老人,如何应付日常生活?这时候就需要有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相应服务。另1方面,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不能满足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绝大多数老年人只能选择居家养老。此外,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比较低,绝大多数老年人收入水平更低。居家养老服务费用较低,也更适合1般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广西金中智能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现在对养老机构实现免费使用平台所有功能,注册成功后,还赠送短信及语音使用点数。这个系统包括有老人档案管理、派单呼叫平台、健康监测、定位管理、居家安防、服务预订管理等各种智慧养老所必备功能。



5、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北京)服务功能配置--养老概念之十1



6、日本养老服务模式是什么?

日本养老服务模式是:

1、家庭福利+护理险:与西方国家比较,日本的养老制度重视家庭作用,强调国民自立。日本型福利社会强化家庭作为安全保障系统的功能,抑制福利国家病,坚持小规模政府,减轻家庭和企业的负担,维持民间的自助精神和活力。

2、把家庭和家庭赡养关系作为前提条件。1种是强制家庭和亲属进行赡养的法律,如生活保护法、老人福利法、儿童福利法、老人保健法、残疾人福利法等都有明确记载;另1种是在制度上承认家庭或亲属之间已经形成的赡养关系的法律,如国民年金法、厚生年金、健康保险法等都有有关条文。

3、力推小规模多功能社区的养老服务模式:近年来,日本力推小规模多功能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老人在家养老,小规模多功能服务站提供面向所有老年群体的日常护理、上门服务等各种服务。这种模式既有助于老年人维系原来的社会交往圈子,又有助于发挥社区提供所有服务的功能。

4、为应对老年人的医疗需求问题,1方面,日本积极鼓励医疗机构办理介护机构,参与介护;另1方面,鼓励养老院与周边医院合作。由于医院与养老院的执业许可不同,日本的养老院1般只设置长期护理、康复训练和简单急救等医疗服务,治疗疾病则需要与周边医院合作。

5、建立老年公租房体系:日本大力发展老年公租房,实现老有所居。对于房地产企业建设的专供老年人使用的集合住宅,政府征用后,租给老年人居住并给予1定的房租补贴。地方住宅供给公社出资建设老年人住宅,专供60岁以上的老年家庭使用,并以押金方式提供使用权。另外,日本还建立了收费较低的公立养老院。

6、积极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主体参与老年事业:日本除了出台政策支持与老年人直接相关的医疗、养老、护理、住房等相关政策之外,还出台了鼓励企业、社会资本参与老年事业等相关政策。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