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怎样预防,天津哪里有养老院护理员培训?

人口老龄化怎样预防

1、人口老龄化怎样预防

一是制度建设。我国应尽快建立适合我国特色的“介护保险制度”。在经济发达地区先行试点,建立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的广覆盖、低水平的介护保险福利制度雏形。让35岁左右的年轻人,从青壮年开始,就储备积累资金,用于将来老年时期养老护理。为样既可减轻子女负担,也可解决国家的压力。二是鼓励城市下岗和退休女工二次就业。即,年轻老人照顾老老人,降低服务成本。专家说,我国目前是人口红利期,实际上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已经不是开放初期那么廉价。如,农民工保障收入成本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在往越南等国转移。因为中国的现阶段实际情况还不允许,国外是土地、房产是永久性的,归个人所有,居住稳定。而我们的城市存在人户分离,农民离土离乡,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居住变化大、不稳定,导致这种做法在中国难以推广。但是中国现在的养老院,雇佣本地护工成本高,年轻人又不愿意干,外来农民工素质低,服务质量差。现在社会上一些公众老人也申请有偿低偿服务,需要照顾的老人和家庭增多,养护员告急。为什么鼓励城市下岗和退休女工充当养护员?主要是他们一般文化素质要比农村打工者高,居住成本低,且有一定退休金,尤其是女同志照顾老人也是与生俱来的优势。他们本身有一些收入,如果在养老院再挣一些钱,对她们家庭生活质量会有一定改善。三是必须发展福利技能培训教育。未富先老,许多养老必备的条件,我们还来不及准备。首先我们要有一个福利技能教育培训体系。发展养老福利事业,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大连市职业技术学院从99年在中国率先创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至今近10年,最初派老师去日本和澳洲培训,学习他们的养老理念和服务技能。目前,该学院已培训近400名专门从事养老护理的大学生,毕业学员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天津、大连和日本。大连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与日本东北福祉大学合作,在2006年开始筹办中国第一个社会福祉本科专业,至今已有两届学生共计60多人。大连现在已有大专、中专、本科等专门培训护理员的机构,从事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工作。大连民营枫叶学校与加拿大合作,在中国开办第一个养老护理高级培训班,学费一万元,包分配,但必须经过加拿大严格的国际认证。工资起价1700元,不包括保险费用。经营5个月的培训,首批50名学生被上海、北京等地老年机构、家庭抢光。他们今年还将在金石滩建设一所养老护理管理教育学院。日本短大学近400所,培养大学专科技能2年,专门从事养老护理。福祉本科70多所,培养养老专业的大专、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科研教育体系与政府紧密配合,形成巨大软实力。事实上,他们也是吸取北欧福利制度和设施建设理念,形成自己的福祉体系。而以我们国家目前经济发展速度,可在较短时间内赶上他们的硬件建设,但是软件培训差距会很大。我们应及早有规划形成中国特色社会福祉教育培训体系,即福利、服务、教育培训体系,这是当务之极。韩国规定,所有从事社会工作和做人的工作,即做人的工作的人,尤其是教师,在走向工作岗位前,都必须在养老院服务2个月以上。我们也可以学习他们这样的理念,全社会也应该制定这样政策,向养老福利部门倾斜。四是预留土地、房屋和老人床位。养老服务社会化初期,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随着进一步发展,目前已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老人提出不愿到郊区养老,因中心区域医院集中,就医便利;离家近,儿女看望方便;中心区养老院更符合城市老人居住习惯。但目前我国因房价、地价和发展空间等因素,加之缺少规划的宏观考虑,致使养老设施分布不合理,发展不均衡,城市中心区域老年设施少,而周边效区较多。市中心房价高,没有人用招拍挂的土地去办养老院。这样也致使各地社会办院床位补贴,大部分补在郊区。就是在郊区建的养老院,档次高一点的,大部分都是小产权房,风险也大,不受法律保护,主要是因为成本低。土地使用这块,目前国家土地控制越来越严,已成为养老事业发展瓶颈。国家应该尽早制定出台中国养老设施分布标准,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就应考虑按老人分布比率预留集中供养和托老床位。以老人占人口比例,来调控城市预留养老床位比例。国外是按社区老人比例规划养老院,在日本所看到的最大养老院也不超过200人左右,而且常住和日托个占一半,同时和家庭养护相结合。发达国家床位一般占老人的5%-7%,我们国家应该是多少,应该请专家好好论证,当然中国要考虑到20年计划生育的因素,可能集中供养需求有30年左右的高峰期。

天津哪里有养老院护理员培训?

2、天津哪里有养老院护理员培训?

去找鹤童,他们有自己的培训学校。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