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管理办法(2020),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的措施有哪些

养老机构管理办法(2020)



1、养老机构管理办法(2020)

第1章 总 则第1条 为了规范对养老机构的管理,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第2条 本办法所称养老机构是指依法办理登记,为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和照料护理服务,床位数在10张以上的机构。   养老机构包括营利性养老机构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第3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养老机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其他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对养老机构实施监督。第4条 养老机构应当按照建筑、消防、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特种设备等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开展服务活动。   养老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保障收住老年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第5条 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及其代理人应当遵守养老机构的规章制度,维护养老机构正常服务秩序。第6条 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可以采取委托管理、租赁经营等方式,交由社会力量运营管理。第7条 民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鼓励、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运营养老机构。   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为养老机构提供捐赠和志愿服务。第8条 鼓励养老机构加入养老服务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第2章 备案办理第9条 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应当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设立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应当依法办理相应的登记。   养老机构登记后即可开展服务活动。第十条 营利性养老机构办理备案,应当在收住老年人后10个工作日以内向服务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出。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办理备案,应当在收住老年人后10个工作日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同级的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出。第十1条 养老机构办理备案,应当向民政部门提交备案申请书、养老机构登记证书、符合本办法第4条要求的承诺书等材料,并对真实性负责。   备案申请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养老机构基本情况,包括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信息等;   (2)服务场所权属;   (3)养老床位数量;   (4)服务设施面积;   (5)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民政部门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网上备案。第十2条 民政部门收到养老机构备案材料后,对材料齐全的,应当出具备案回执;材料不齐全的,应当指导养老机构补正。第十3条 已经备案的养老机构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等登记事项,或者变更服务场所权属、养老床位数量、服务设施面积等事项的,应当及时向原备案民政部门办理变更备案。   养老机构在原备案机关辖区内变更服务场所的,应当及时向原备案民政部门办理变更备案。营利性养老机构跨原备案机关辖区变更服务场所的,应当及时向变更后的服务场所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办理备案。第十4条 民政部门应当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办事大厅公示栏、服务窗口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备案事项及流程、材料清单等信息。   民政部门应当依托全国1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进登记管理机关、备案机关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第3章 服务规范第十5条 养老机构应当建立入院评估制度,对老年人的身心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照料护理等级。   老年人身心状况发生变化,需要变更照料护理等级的,养老机构应当重新进行评估。   养老机构确定或者变更老年人照料护理等级,应当经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第十6条 养老机构应当与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服务协议1般包括下列条款:   (1)养老机构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联系方式;   (2)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和紧急联系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明、联系方式;   (3)照料护理等级和服务内容、服务方式;   (4)收费标准和费用支付方式;   (5)服务期限和场所;   (6)协议变更、解除与终止的条件;   (7)暂停或者终止服务时老年人安置方式;   (8)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   (9)当事人协商1致的其他内容。

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的措施有哪些



2、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的措施有哪些

养老机构管理办法



3、养老机构管理办法

养老机构应当为老迟拆年人建立安康档案,组织乎圆定期体检,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据民政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介绍,《办法》增加了有关养老机构活动基本要求的内容,明确养老机构应该按照建筑、消防、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特种设备等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开展服务,进1步压实养老机构主体责任,避免因取消许可导致安全底线被击穿的问题发生。强化政府投资兴办养老机构的兜底保障责任,增加要求其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服务需求的有关内容。相关规定明确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可以采取委托管理、租赁岁旦塌经营等方式,交由社会力量运营管理。在备案制度设计方面,《办法》遵循放管服改革要求,体现放权和监管并进原则,进1步细化了备案的操作规程。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表示,举办者通过备案的形式,向主管部门告知举办养老机构,并承诺具备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和标准,主管部门将其基本信息和承诺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跟进行政监管。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