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老难”新闻联播感想,现在新闻联播总是说医疗保险普及到农村,可我是工人,很多工厂不给上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到现...

关于“养老难”新闻联播感想



1、关于“养老难”新闻联播感想

养老问题正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1大重点问题。北京在几年前提出了“9064”养老新模式,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的协助下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照顾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在农村地区如何实现这1目标?谁来干?怎么干?都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目前来看,1方面,农村大量年轻人进城务工,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空巢、独居现象普遍;另1方面,农村老人观念传统,不易接受社会化服务。此外,单个村需要服务的老人较少,老人的刚性需求也有待开发,社会服务商很难直接进入并实现良性运营。   两年多来,我所在的长子营镇积极探索,先后在3个村建立了以村委会为主体的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里60岁以上老人,每月花200到400元,即可集中享受1日3餐服务,还可免费享受健康管理、娱乐、理发等人性化服务。实践说明,以村委会为主体开展养老服务,可以释放村集体工作热情,夯实基层政权,也可以解决前期投入涉及的土地、房子等问题,降低运营成本。这种“白天集中养老,晚上回家居住”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值得推广。   在我体会,破解农村“养老难”涉及3个核心问题:1是政府、市场、村集体“以谁为主体”开展服务;2是如何发掘老人的真实需求,开展针对性服务;3是如何实现服务主体良性自我循环。解决好这3个问题,才能真正让子女安心、政府放心、老人开心。 我们接下来计划用3年时间,进1步打造全镇养老服务体系,按“6490”的步骤,实现“9064”的战略目标。第1步是“建好腰”,在全镇各村因地制宜建立1批特色养老服务中心,以此为枢纽集中解决6%老人的养老需求。第2步是“牵好头”,适当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医养结合产业模式,新建现代化养老机构,满足4%老年人集中养老需求,同时作为政府开展养老服务的日常管理平台。最后是“撒好网”,依托机构养老专业能力,通过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托管村级服务中心等方式,不断提升村级服务广度深度,让老人在家就能享受高质量服务,最终帮助90%的老人居家养老。



2、现在新闻联播总是说医疗保险普及到农村,可我是工人,很多工厂不给上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到现...

厂家这样做是无法的 可向社保局\劳动仲裁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民政局咨询 若协调不成,可向法院起诉你所在的厂家。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