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的实质和表现中国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解决中国少子化,晚婚化的关键是什么

人口问题的实质和表现中国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1、人口问题的实质和表现中国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解决中国少子化,晚婚化的关键是什么

2、解决中国少子化,晚婚化的关键是什么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鄢一龙指出,未来中国人口最大的挑战就是老年人口负担。2020年平均

5、9个劳动年龄人口供养一个老人,到2050年平均

2、7个劳动年龄人口就要供养一个老年人。中国老龄化、少子化问题加重两位学者认为,中国老龄化、少子化问题已非常严重,将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2000年,中国平均

9、1个劳动力供应一个老人。文章指出,1980年代以来少儿人口(指0-14岁人口)数就开始大幅度减少。由1982年的34156万人减少至2005年的26543万人,减少了7613万人,下降幅度为

22、3%。中国的少儿人口比重于1965年达到40%的峰值,随后不断下降,到2010年已经下降到

16、60%,已经低于日本1990年的水平(为

18、3%)。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在2010年之前,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就超过了欧洲;在2010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欧洲;到203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相当于欧洲的

1、58倍,65岁及以上人口相当于欧洲的

1、8倍,分别占世界总数的

24、6%和

23、5%。2011年4月底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现象比原先估计的更为严重。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数相比,10年共增加7390万人,年均增长率0.57%,增速相当于1990-2000年期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1、04%)的一半。这反映了中国进入了比较严重的少子化,估计妇女总生育率已经低至

1、6左右,大大低于生育更替水平(为

2、1)。少子化的一个后果就是人口总数将出现下降,由于长期人口生育率低于

2、0,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总数达到

14、53亿,达到峰值,占世界总人口比重的

17、5%,低于印度总人口(为

14、76亿人);随后中国总人口数开始下降,到2050年中国人口下降至

13、85亿人,占世界

14、5%,低于印度的

17、0%。从少儿人口规模来看,1990年印度已经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少儿人口第一大国,虽然人口总数还低于中国,两者的差距持续拉大,到2050年印度的少儿人口将接近中国的2倍。这也表明,中国一方面需要遏制过快的少子化,以保持人口适度规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从人口数量的竞争,转向人口质量的竞争。少子化介绍及原因分析 日本少子化显著少子化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渐减少的现象。少子化代表着未来人口可能逐渐变少,对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新一代增加的速度远低于上一代自然死亡的速度,更会造成人口不足,所以少子化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从相对的角度来看,少子化意谓著高龄人口相对变多,即高龄化,所以这两个常常是指相同现象的名词也有人将其合而为一,变成“少子高龄化”。少子化来自于未婚率的上升以及晚婚化和晚产化升高的倾向,结婚育儿在人生的优先顺位走低,背后的重大原因是社会环境使得妇女的工作和育儿难以兼顾,高学历化之下养育教育小孩的负担沉重,加上,泡沫经济崩溃之后,就业环境恶化,且在日本政府放宽限制之下,企业减少雇用正式员工,大幅增加的非正式员工的收入不安定,使得更多人对结婚生子保持距离。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合计特殊出生率(女性一生产小孩数的平均推算值)若低于二点零八名,将使得人口迈向减少。日本的出生率过去三十年来一直减少,去年的合计特殊出生率跌至只有一点二五名,而且总人口自战后首次出现“自然减”的现象,显示日本社会步入人口减少的时代。

中国新生儿数量趋势是怎么样的?

3、中国新生儿数量趋势是怎么样的?

中国新生儿数量逐年减低。中国少子化和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据官方数据发布,2017年的新生儿数量是1723万,2018年的新生儿数量是1523万,2019年的新生儿数量1465万,2020年的新生儿数量是100

3、5万。中国的新生儿数量逐年减少,直观表现出中国的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新生儿的数量降低,也降低了劳动力。育龄妇女数量取决于以往的出生队列规模,1962-1975年以及1981-1997年我国出生人口规模均超过2000万人,在死亡水平缓慢变化的条件下,不同规模出生队列人口进入育龄期将影响育龄妇女总数。未来一段时期,1981-1997年间高出生队列仍是我国育龄妇女的主体,但后续进入育龄期的妇女数量在缩减,由此导致育龄妇女总数持续下降,内部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尤其是20-34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女性规模在2030年前下降明显,这将给出生人口带来较大下行压力。中国新生儿数量的逐年减少:是国人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计划生育的推行,改变了国人生育观念,孩子越生越少。除了观点转变外,生活压力也限制着当代年轻人的生育,生活压力大,收入减少,物价高涨,教育成本高等问题都是当代年轻人所面临的困难。

中国的邻邦日本,正在遭受“人口少子化”的

4、中国的邻邦日本,正在遭受“人口少子化”的

【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意图推断。文段用“与此同时”连接,前半部分讲述的是日本遭受人口少子化的困境,后半部分讲的是人口众多的中国人口少子化日渐浮现。作者将中国与日本作对比,进而突出中国人口少子的严重,未能引起大家的重视,也就是呼吁我们一定要重视其给我们国家带来的威胁,D正确。A项侧重点在国人的关注度上,但文段只是援引了人口专家的话表明我国已经处于人口少子化,而且很严重,没有体现其他人的关注,错误。B项和C项均为无中生有的选项,本文段只是列举了大量的数据表明中国与日本人口少子化问题严峻,并没有论及其影响,也没有将二者生育率进行对比。故正确答案为D。

日本少子化 论文选题理由怎么写 日语专业

5、日本少子化 论文选题理由怎么写 日语专业

建议:可以写一下由于少子化所带来的经济问题。或者对女性进出社会的影响等等。选题理由是,中国也可能在很早时间进入少子化时代,对中国有着实际的意义..等等。我是代写的,需要帮忙愿意效劳.....。

如何看待中国老龄化少子化

6、如何看待中国老龄化少子化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根本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壮大国家经济实力。但是老龄化问题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处理的好,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处理不好,则可能成为制约因素。根据我国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结合老龄工作的实际,特提出21世纪前十五年的国家老龄工作宏观政策措施建议。   

1、 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我们提出 健康老龄化战略内涵,主要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内容,这是对中国老龄工作的综合概括,是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好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体思路。具体建议是:   第一,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强调我国人口 老龄化趋势加快的严峻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紧迫性,以及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思想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   第二,明确国家老龄工作的方向。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家"十五" 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结合经济发展进程和城乡不同情况,精心设计和构筑我国老龄的工作体系,明确提出目标要求、工作重点、投入力度、检查标准。   第三,落实到各地的发展计划中。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把本地区老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采取分工负责和齐抓共管方式,对老龄工作有管理、有服务、有措施、有检查。   

2、 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 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最佳效用。具体建议是:   第一,居家养老环境。为了使老年人起居方便,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方便老年人和满足老少户可分可合的需求,公共设施要安排方便老年人活动的场所,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   第二,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在城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合理规划社区蓝图,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询、购物、清扫、陪伴、护理、紧急救护等各种服务,并为老年人学习、文体、康乐、交往等社会活动的需求提供条件,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   第三,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对政府设立的敬老院等养老、安老机构和设施,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公共福利机构抚养的老人情况,政府要继续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设施条件,逐步提高居养水平。鼓励和扶持社会民办公共养老设施,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福利性公共养老设施,形成对家庭养护困难老人的救助保障体系。   第四,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相对独立的养老金经办机构,负责养老金的征收、给付、营运和管理,用发国债形式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证全额按期予以支付。农村要逐步推行自我储蓄和家庭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积极推进城乡养老、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建立起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3、 积极发展老龄产业。老龄产业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而 形成的产业,既包括生产性产业,也包括服务性产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发展老龄产业,一是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满足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经济规律办事,三是要保证养老费用的合理使用,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具体建议是:   第一,市场机制带动老龄产业发展。国家要根据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围绕老年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一些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开发生产适用对路的各种老年用品,鼓励和引导老年产品市场的发展。经济管理部门应运用市场机制,制定一些必要的优惠政策,扶持具有福利性质的为老服务产业发展。   第二,以老龄产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城乡养老社会化服务要逐步走产业化发展路子,在财政给予必要资助的同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启动老龄产业机制来兴办社会福利设施,实行谁投资谁管理,依法进行经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三,努力降低为老服务产业发展成本。要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发展老龄产业,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发展老龄产业的资金,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率。充分利用金融杠杆作用,在税费征收政策上,考虑扶持为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4、加快完善老年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依法治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应是下个世纪老龄工作重要内容。具体建议是:   第一,加大有关老年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法律部门要坚决制裁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依法合理调整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老年人之间的关系,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   第二,加快完善老年立法步伐。在2005年左右时间,国家要尽快出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老年人福利等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使老年人的生活获得切实保障;在2010年左右时间,制定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法、新的老龄事业发展纲要等大部分老年法律法规,形成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基本法的老年法律体系。   第三,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加大宣传普及老年法的力度,将老年人法规列入国家普法教育计划,加强执法检查监督,积极开展老年人的守法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表彰敬老养老先进典型,依法惩处残害和虐待老人行为,营造出健康老龄化的良好社会环境。   

5、进一步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老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老龄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具体建议是:   第一,加强党中央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在2000年前,以党中央名义发布公开信或文件,要求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和广大党团员从战略高度和政治高度做好老龄工作。将老龄工作纳入到每年三月全国人代会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内容,及时对我国老龄工作进行重大部署。   第二,健全政府的老龄事务管理机构。国家应尽快成立高层次的老龄事务议事协调机构,通盘制定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将中国老龄协会改组为国务院直属的老龄事务管理局,作为国家老龄事务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授权行使必要的行政职能,理顺老龄工作管理系统的体制,充实老龄专职工作人员,加强对老年人工作的管理、教育和服务。   第三,扩大老龄工作社会化服务队伍。安排部分下岗职工和社会各方面的志愿力量,承担起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有关工作,发动居委会、村委会组织低龄老年人开展自助服务。在一些大学对老龄专业管理人才进行培养,加强老龄科研机构建设,组合各方面专家学者,深入开展老龄问题的科学研究。健全立法监督管理机构,加强老龄事务的立法工作和法律监督,推动老龄事业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战 略 对 策   

1、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 实现老年人与其他人共同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 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救济   

3、 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 老年福利服务、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 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4、 建立和完善老年法规体系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6章50条   

5、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安老、养老安全网 家庭保障安全网 社区养老服务安全网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政策安全网 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机构养老为补充养老机制   

6、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营造健康老龄化的环境   工作思路:三个意识 三个体系 两只队伍   工作目标: 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战略目标: 促进健康老龄化,实现人人享有健康,老年人健康长寿。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