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关于居家养老的政策都有哪些?如何搞好社保窗口服务工作

民政部关于居家养老的政策都有哪些?



1、民政部关于居家养老的政策都有哪些?

听说有补助。

如何搞好社保窗口服务工作



2、如何搞好社保窗口服务工作

社会保险分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5大险种,各种险种相对独立,但又有内在联系,从而构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各项工作中,社保窗口服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体现群众是否满意。 那么,如何搞好社保窗口服务工作呢? 搞好这项工作的方法与途径有如下几点。    1是要充分认识社保工作的重要性。社保经办人员要努力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了解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大意义,明确自己肩上所负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责任。社保工作既是职责,也是善举,它情系民生,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营造和谐。没有这样的心境,办公条件再好也搞不好这项工作。 2是要熟悉业务。学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能,牢固树立“依法办事”的思想,准确解释,不留后患;熟练掌握业务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准确计算,避免差错。 3是热心真诚为群众服务。要充分理解群众、热情接待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应笑脸相迎、热情解释、迅速准确地处理好每1件业务。 4是要有吃苦、吃亏的精神。社保工作千头万绪,难度很大,扩面、征缴、调查取证、现场处理等都可能遇到严寒酷暑或风雨交加,这时“社保工”要勇于吃苦、敢于奉献,尽量努力把群众的事办好,达到群众满意。 5是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考虑到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情况,灵活处理1些特殊事情是必要的,经办人员可提出处理意见,但不能擅自做主,经请示后再办。 6是善待无理取闹者。不可避免有个别人想钻政策的空子或多图“待遇”,他们过分要求、不听解释、纠缠不休。“社保人”不能“1般见识”,应以礼相待,茶水、板凳“侍候”;在业务工作中,有时会遇到政策理解上的差异或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或“恶人先告状”的事情,作为“社保人”既要有比较丰富的法律法规知识,以理服人;又要实事求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指责对方。 7是树立良好形象,严格廉洁自律,坚持按政策和程序办事,勤奋工作,不给自己开“绿灯”,不能有私心和贪心,确保基金不流失,管好老百姓的“养命钱”。

居家养老社区要做什么工作



3、居家养老社区要做什么工作

为适应快速发展的本地区人口老龄化形势,在继续搞好社区老龄工作的同时,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形成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服务网络,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明年如何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以下几点:

1、以党的十7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老人受益”的工作思路,为指导,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养老需求,构筑以市场为主体、以社区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具有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

2、以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保障特困高龄老人基本日常生活、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服务为出发点,逐步建立起基本能够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标准规范化。

3、继续发展日托服务的主要服务内容:为老年人提供餐炊和娱乐项目,含中、晚餐及午休场所;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休闲健身活动服务。并扩展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的主要服务内容,与辖区内的单位和中介所联系,帮助老年人搞好个人卫生护理工作;上门为老年人做(送)饭菜、进餐、喂药等;帮助打扫老年人住宅卫生;陪同老年人就医或外出活动;利用节假日中小学生放假,发挥学生力量陪同老年人聊天、读报等心理疏导活动和其他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

4、积极配合,发挥职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1项牵涉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与辖区内的医疗、家政、维修等服务网点建立合作关系,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配合卫生服务站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为他们提供送医送药、定期体检、健康教育等服务,普及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及时排除老年人的心理障碍,为提供老年人家政、维修、中介等优质、优惠的服务。 2.加强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社区党员干部、爱心居民和辖区内等方面人员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公益性服务。规范老年人服务项目,并按照适当收费和公益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有偿、低偿或无偿服务。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