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悬赏!跪求论文:如何认识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1500字左右,急求~!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论文参考文献
1、高分悬赏!跪求论文:如何认识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1500字左右
自己加减吧,有3000字 如何认识当前国际经济形势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可谓“冰火两重天”: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前景莫测,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面临过热;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试图采取更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新兴市场国家已启动加息进程,货币政策趋向从紧。IMF对世界房地产市场的预测颇显悲观,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发达国家出于恢复贸易收支平衡的动机要求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中的磨擦加剧,外贸企业经营风险上升。 2011年国际经济形势 IMF在2010年10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认为,2010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
5、25%,高出此前预测值0.5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
4、8%,2011年为
4、2%。IMF同时预测发达国家经济体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为
2、7%,2011年为
2、2%。本轮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在2009年下滑
3、2%。总体来说,对世界经济影响举足轻重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是世界经济实现复苏的前提。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高失业率与低迷的房地产业是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美国经济在2010年二季度实现了
3、7%的增长,尽管较上季度回落
1、1%,但已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增长,表明经济已开始复苏。另外,美国经济先行指标--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由美国供应管理协会每月公布)--9月份为5
4、4,已连续14个月超过50这一经济扩张与收缩的分水岭,预示美国经济未来仍将保持扩张势头。 然而,美国9月份的失业率为
9、6%,与8月持平,比危机前高出约4个百分点,这对依赖消费推动的美国经济增长构成了威胁。数据显示,美国8月份的成屋销售中位价环比下跌
1、9%,较危机前最高价位下跌23%,7月份成屋销售量环比大跌27%,8月份销售量环比仅增长
8、55%,这显示出住房补贴政策退出对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冲击,预计2011年美国房价仍将在底部震荡。受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和高失业率困扰的美国经济复苏“步履蹒跚”,IMF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
2、7%,明年经济增长率为
2、2%,但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不大。 欧元区经济复苏弱于美国,主权债务风险为中长期增长埋下隐患。欧元区2010年前两季度GDP(不变价)分别实现
1、1%和
2、4%的小幅增长,走出了连续五个季度的衰退。从经济领先指标来看,PMI到2010年9月已连续12个月大于50,预计2010年第三季度欧元区仍将实现2%左右的增长,IMF的预测认为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为
1、7%,2011年为
1、5%。 欧元区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成员国的主权债务风险。研究发现,在欧洲央行和IMF对希腊提供上千亿欧元救助的同时,欧盟推出了高达75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使欧元区短期内面临的主权债务风险下降,但欧元区成员国中期主权债务将集中到期,届时市场流动性风险将会上升,再融资难度和成本都将增加。主权债务风险可能传染到金融机构,欧元区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将更加明显。此外,欧元区8月份失业率为
10、1%,连续4个月维持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阻力之一。高失业率、主权债务风险和金融市场脆弱性已成为欧元区经济增长的潜在威胁,欧元区二次探底的风险上升。 日本经济二次探底风险上升,全球最高负债率增大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日本GDP在2010年二季度仅增长0.4%,经济景气指数(制造业PMI指数)连续4个月下滑,并在9月份首次跌破50这一扩张与收缩的分水岭,预示着日本经济未来再次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增大。 日本经济复苏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1)日元对美元的快速大幅升值抑制了出口。自2010年5月以来,日元对美元汇率由1∶95升至当前的1∶80,升值幅度高达16%,日元升值导致日本8月出口环比下降12%。(2)失业率仍处于危机以来的较高水平,抑制国内消费增长。日本8月份失业率为
5、1%,高出危机前
1、3个百分点,尽管失业率低于欧美,但考虑到日本妇女就业率低(低于北欧约15个百分点)等因素,日本的失业情况仍相当严重。(3)国债占GDP的比重超过200%,加之零基准利率对国际资本吸引力下降,日本的主权债务风险上升。尽管日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使债券投资者面临的违约风险下降,但日本经济低迷不振,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货币政策接近失灵,未来日本政府以增发货币方式偿还债务的可能性上升,从而增大日本未来的通胀风险。本文预测日本经济在2010年第四季度可能出现负增长,未来复苏之路艰难。 根据IMF的预测,新兴市场国家2010年经济增长率为
7、1%,2011年为
6、4%,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由于经济基数相对较小,劳动力充足、廉价,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较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限,因此今明两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但经济过热迹象已经显现。 受益于资源类大宗商品价格回暖,俄罗斯经济快速复苏。“金砖四国”之一的俄罗斯2010年第二季度GDP增长率为
5、2%,超出一季度
1、3个百分点。从PMI指标来看,除9月份略低于50以外,近一年来的综合PMI均高于50,这表明俄罗斯经济一直处于扩张态势。由于原油等资源类商品对俄罗斯经济举足轻重,目前国际油价较危机时期大幅回升,粮食价格也有上行之势,引发俄罗斯出口的同比大幅增长,本文预计俄罗斯经济将保持复苏之势。 巴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热钱流入压力增加。巴西是“金砖四国”之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2010年前两季度经济增长速度超过15%,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巴西经济仍保持6%以上的增速,经济领先指标PMI也显示巴西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巴西为抑制经济过热已连续三次加息,使隔夜利率高达
10、75%,远高出国际主要货币基准利率的水平。高利率对国际热钱是巨大的“诱惑”,尽管巴西政府出台了相关措施控制热钱流入,但效果并不理想,未来巴西的汇率机制将面临热钱冲击的考验。 印度经济增长持续高速,但通胀压力较大。印度2010年前两季度的GDP增长率都在10%之上,由于9月份服务业PMI为5
5、6,连续12个月高于50,本文预计未来印度仍保持快速增长,但目前印度的CPI高达10%,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高达
6、61%,对通胀的抑制有可能引发实体经济的增速放缓。 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投资崩溃,房价未来五年将处低位。发达国家过去十年的房地产周期与历史上的经济周期明显不同,因为房地产周期变动被银行的信贷强化了。宽松的货币条件和不受约束的金融创新使家庭融资变得更加容易,进而放大了家庭的投资杠杆。去杠杆化使本轮房地产衰退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史无前例”,家庭去杠杆化的过程比公司或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过程缓慢得多,因为家庭资产负债表中的房地产价值占绝对比重,而出售房屋比出售股票和债券更加困难。因此,房地产市场复苏比由公司资产负债表相关问题触发的衰退复苏更加艰难。 西班牙和爱尔兰的复苏更为缓慢。房地产市场需求和信贷投放的相互作用促成了这两个国家房地产业的过度繁荣,导致房地产在所有产业中占比“畸高”,扭曲了社会资源的配置。2006年底,西班牙和爱尔兰的房地产业占经济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2%和10%,而欧元区的平均比重为7%。过度“繁荣”的房地产业的衰退直接导致产出的大幅下降和失业率剧增,目前西班牙的失业率超过20%。 将本轮房地产周期与经济周期相比发现,发达国家的房地产价格走势和私人消费支出走势与历史走势基本一致,房价趋稳,私人消费逐步恢复,但房地产投资仍远低于历史水平,恢复非常缓慢。历史上,发达国家的房地产投资与房价走势正相关,相关系数约为0.3。IMF预计未来5年发达国家房地产价格将回归到基础价值,每年跌幅在0.5%~
1、5%,在此期间,房地产投资将持续低迷。 亚洲将出现另一轮泡沫。对于亚太的加拿大和北欧部分国家来说,2009年以来的房价和房地产投资大幅反弹,但反弹能否持续有待观察。这些国家当前的房价租金比和房价收入比依然高于历史平均水平,计量模型显示房价已严重偏离基本价值。对于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像中国、新加坡和香港地区,尽管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基本面对高房价形成了支撑,但由于相关验证不足,这种支撑可能并不可信。空置率上升、房贷规模扩张和巨额外资流入(尤其是流入中国)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已经过热,北京、上海、南京和深圳的房价比其他城市偏离基本价值更为严重。 通过与过去的经济复苏比较,依靠房地产推动整体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更加渺茫。在房价仍深陷低迷的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房屋止赎率仍制约着房价回升;在房地产价格和住房投资反弹的发展中国家,对泡沫的担忧在短期内将抑制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
2、急求~!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论文参考文献
[1] 郑文峰. 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再认识[J]. 合作经济与科技 , 2005,(04) [2] 曲海波.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人口学原因[J]. 人口研究 , 1989, (04) [3] 刘传江. 中国人口老龄化前景与对策专家研讨会综述[J]. 社会学研究 , 1993, (06) [4] 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三个特点[J]. 了望 , 2000,(38) [5] 蒋正华.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对策[J]. 求是 , 2005,(06) [6] 王先益.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综述[J]. 人口学刊 , 1990, (05) [7] 张杰, 张展新. 直面中国人口老龄化[J]. 中关村 , 2004,(07) [8] 邬沧萍, 徐勤. 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特点的新认识及对战略对策的新思考[J]. 中国人口科学 , 1990, (02) [9] 朱忠祥. 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其对策[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 2002,(01) [10] 杜寿杰, 张文珂.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对策[J]. 发展论坛 , 1997,(11) [1] 丁葵桃. 浅谈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0,(04) [2] 崔凤. 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J]. 新长征 , 1999,(05) [3] 李红. 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的分析与对策[J]. 行政与法 , 1998,(02) [4] 成凤皋. 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对策[J]. 理论建设 , 1996,(02) [5] 普建中. 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J]. 创造 , 2000,(07) [6] 刘观海.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J]. 福州党校学报 , 1996,(01) [7] 郭远发 , 陶立群. 我国老龄科学的起步[J]. 了望 , 1989, (37) [8] 周彦杰. 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J]. 前线 , 2001,(06) [9] 刘观海. 福州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J]. 福州党校学报 , 2005,(02) [10] 杨伟国. 人口老龄化挑战欧洲就业[J]. 求是 , 2005,(13)。
3、【急】麻烦以《我国药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论文,要求结构合理,语言通顺,理论与当今实际相结合。
中国制药工业发展趋势中国制药工业现状 ◆中国制药工业发展历程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主要由13亿人口治病医疗、保险康复、生育等必须的医药消费所带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药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
16、6%左右,“八五”期间发展速度最快,年平均增长率为22%,九五期间仍保持年平均增长率17%的发展速度。医药产业规模在2001年总值为2770亿元人民币,占大陆GDP的
2、9%;2002年医药工业总值为330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
3、2%左右,增幅达
18、8%,高于全球医药产业年平均增长率13%。药品市场的销售总额2001年达到了1260亿元,1990~2001年间更是保持了年均
21、7%的增长速度。就医药细分行业的增长率而言,2002年高于医药产业平均水准的是制药机械(28%)、化学制剂(21%);低于平均的是中药(16%)、生物制药(16%)、卫生材料(15%)、及医疗器械(12%)。根据2001年全国换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统计,中国原料药和药品制剂生产企业是5146家,其中包括1700多家“三资”企业(世界跨国医药公司前20名都已在中国合资办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有1100家左右。按产值计算,股份制经济在全行业的比重已从“九五”初期的12%上升到目前的
33、2%,“三资”经济从15%上升到
18、8%,而国有经济比重则从55%下降到
36、1%。医药行业所有制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在5000多家医药工业企业中,有生物制药企业200余家、中药生产企业1100多家和化学药品生产企业4000家左右。至2001年底,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生产总产量为43万吨,位居世界第2;能生产化学药品制剂34个剂型、4000 余个品种;还有中国的传统中药,也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40多种,总产量已达37万吨,品种8000余种。另外,中国能生产疫苗、类毒素、抗血清、血液制品、体内外诊断试剂等各类生物制品300余种,其中现代生物工程药品20种;能生产预防制品约9亿人/份。中国还可以生产包括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装置、磁共振装置等在内的医疗器械11000多个品种、规格; 可以生产8大类1200多个规格的制药机械产品。 2002年,从经济效益指标排名情况看,前10个地区有8个属于东部沿海地区,说明医药工业经济实力较强的省市仍然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与前几年相比,区域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以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两个指标分析,全国排名前10位的地区产品销售收入全国医药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2/3左右,但是前60名企业的销售收入所占的比例只有
34、8%,这说明中国医药市场的地域集中度较高,而企业集中度较低。出口形势好于预期。2002年医药进出口额保持了一定增长。全年医药行业完成进出口总额为1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11、41%,其中进口总额为
45、3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5、36%,出口总额完成5
8、6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6、56%。其中,主要是化学制药类产品的进出口,化学制药的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分别占各项的比例均达50%以上。并且化学制药的进出口增速最快。商业销售利润下降。虽然2002年医药经济运行质量总体逐步向好,但工业、商业呈现较大反差。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而医药商业实现利润则较上年同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企业亏损面、亏损额上升,多数企业利润呈现下降趋势。一些中心城市毛利率、利润率也呈下降态势,医药商业销售利润率仅.59%,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相反费用却比上年同期增长
6、2%,反映出医药商业经营步履维艰。连锁药业发展迅速。2002年医药零售市场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但竞争加剧。医药零售市场保持旺销的发展势头,其增幅稳定在10%以上。随着医疗保险制度、药品分类管理制度、跨地区连锁经营管理办法的逐步实施,为更好地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开放药品分销服务领域的需要,许多企业积极投身到医药零售业中,连锁药店成为医药流通业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业态。目前中国医药市场的需求 ◆对能够治疗SARS的疫苗的需求非典暴发以来,“疫苗”迅速成为互联网上一大热门搜索关键词。疫苗市场被空前激活。北京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一位专家指出,“中国庞大的疫苗市场显然已经被激活,并迅速地启动起来。”据业内人士评估,国内疫苗市场年需求将以15%的速度大幅度增长,远远高于全球10%的平均增长水平。最现成的例子是,非典疫情暴发以来,北京市场上的疫苗需求在短短两个月内增长了近10倍。 中华预防医学会秘书长王贺祥证实,国家继去年投入8亿元之后,今年又计划投入12亿元人民币用于预防免疫工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面对潜力巨大的疫苗市场,中外医药企业跃跃欲试,都希望抢占先机。记者注意到,国际卫生组织最大的疫苗供应商葛兰素史克近来在国内频频高调亮相,心迹昭然。而国内最大的疫苗生产企业——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也决定投资5亿元建设国内最大的疫苗研发生产基地。 ◆丙酸:需求将保持迅猛增势中国现有丙酸总年产能力约1000吨,实际年产量只有200吨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需大量依赖进口来弥补。在医药行业,丙酸的主要衍生物有维生素B
6、萘普生、脑脉宁等。中国维生素B6每年都有一定数量出口,预计医药工业对丙酸的需求量也会有所增长。 ◆γ-丁内酯需求增长快 近年来,中国γ-丁内酯产能增加迅速。2003年国内生产厂家已有20余家,总年产能力约
1、6万吨。国内γ-丁内酯需求日益增加,需求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但由于国内产量较低,近年来一直依赖进口弥补。目前国内γ-丁内酯年消费量约
1、8万吨,消费大致构成如下。由于国内下游产品市场需求速度快速增加,因此γ-丁内酯长期紧俏,加上国内1,4-丁二醇和顺酐发展速度较快,近年来国内γ-丁内酯将呈现较快发展势头。 ◆前列腺增生药物市场需求强劲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老年病用药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众多企业也对老年病治疗领域投入越来越多的关注。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之一,其治疗药物在泌尿系统用药(不包括抗菌和抗感染药)中一直占有最大的比例,销售金额连续三年超过老年泌尿系统药物70%以上的市场份额。 虽然这两年来前列腺增生药物在整个老年泌尿系统药物中所占的比例略有下降,但其总体销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与 2000年相比,2002年前列腺增生药物的医院销售金额增长了
36、5%,相对整个泌尿系统用药(不包括抗菌和抗感染药)市场的增长率为
43、4%,(以上数据并未计入高特灵、酚卞明、哌唑嗪等同时适用于高血压治疗的 α-阻滞剂)。近三年来,该类药物保持了年均
16、9%的增长势头,上升平稳。另外,治疗老年病的常用药品,例如抗感染类药品、胆道类药品、代谢类、心血管类药品,以及抗肿瘤类和增强免疫力类的药品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中国维生素B12的市场需求以年均两位数增长 近几年,中国对维生素B12需求转旺,平均年增幅超过两位数。长期以来,维生素B12的临床用药量平稳,没有大的起伏。它还和其它维生素一起构成多种维生素产品,做为OTC药物广为销售。如中国市场上的施尔康、善存、21金维它等各种中外品牌的产品,这方面用量也不小。目前维生素B12已列入中国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甲类品种。据统计,它在中国大城市医院的用药普及率已达到90%-100%。 多年来,中国市场对维生素B12的需求量不大。20世纪80年代,每年消耗量仅200公斤左右,不过20世纪90年代,国内市场需求开始上升。后来,需求转旺,每年都以较大比例增长,平均年增幅超过两位数。近两年,又有较大增长,2001年用量达1200公斤。 据有关人士分析,最近几年中国维生素B12用量不断增加的原因主要是:(1)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增长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使临床用药不断增加。(2)因环境污染等因素,中国患有各种血液疾病的患者在增多,使维生素B12用量上升。(3)近年来维生素B12临床有不少新用途,特别是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用量增加较快。(4)近几年多种维生素产品作为一种实实在在确有效果的保健品,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市场日益走红,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它,且每天服用,长期服用。(5)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营养食品和饲料添加剂中也开始应用维生素B12,虽然这方面用量不大,但增幅较大。 目前中国医药行业面临的挑战加入WTO以后,医药行业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长远看,有利于中国医药管理体制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医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及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获得中国医药发展所需的国际资源,有利于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化学原料药、中药、常规医疗器械产品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也有利于中国医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与体制创新,总之,有利于提高医药行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从近期看,医药行业面临的挑战有三个方面:一是关税的降低,二是药品知识产权保护,三是开放药品批发、零售服务。中国医药产业发用较短的时间合成大量不同结构的化合物,克服了过去只靠从动植物或微生物中分离提纯的天然产物作为药物先导结构的局限性,为发现药物先导结构提供了一种快捷的方法。
3、3 从现有的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未经拆分以外消旋体出售的药物为出发点,进行消旋拆分,分别对两种对映体的活性进行研究,选择最具活性的对映体,再进行立体选择性合成或不对称合成或消旋拆分研究。
3、4 继续对从动植物或微生物中提取分离的已确知化学结构的新化合物研究其化学合成方法,仍是合成新药的任务之一。
3、5 研究开发先进的合成技术,如:声化学合成、微波化学合成、电化学合成、固相化反应、纳米技术、冲击波化学合成等先进的合成技术,选择新型催化剂,研究环境友好合成工艺技术以及新型高效分离技术,用这些新的技术改造现有合成药物的生产工艺也是合成药物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 4 当前我国合成新药研究的出路与任务 面对世界创新药物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国家已将开发我国首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预防和临床治疗迫切需要且疗效突出的新型化学合成药物、手性小分子药物、合成多肽药物、核酸类药物及糖类药物及重大疾病防治药物的合成研究列入中国《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指南》中,国家科技部于1998-12月正式批准的第1批15个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中就包括了“重要疾病创新药物先导结构的发现和优化”项目。可见我国对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视程度。 但是要在我国创新药物研究领域里早出快出成果我们还有十分艰巨的工作要做:必须继续加大医药企业优化组合的力度,发展壮大一批大型医药集团企业,通过加强对医药市场的整顿和管理,确保医药生产企业获取企业应该获取的利润,方可确保大型医药企业创新药物研究的资金;加强创新药物研究人才的培养。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新药研发应走与企业联合开发之路。资金、技术的结合是创新研究的前提;对国外专利已过期,但仍有发展前景的药物仍然可以仿制,但必须在合成工艺和制剂技术上要有所创新;利用已知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的研究成果,在分析已知药物的化学结构基础上,设计合成该药物的衍生物、结构类似物和结构相关化合物,并通过系统的药理毒理学研究的研究,研制新的合成药物(me-too药物),具有投入少、周期短、风险低、效益高的特点,是创新药物的一条重要途径,应该引起重视;从现有外消旋化合物入手,进行消旋拆分,研究其两种对映体的活性,并研究活生素一类新药——博安霉素 为我国首创性开发的抗肿瘤抗生素一类新药。博安霉素原称争光霉素A6,是轮枝链霉菌平阳新变种(Streptomyces verticilus Var. Pingyangensis n.sp.)所产生,属于博莱霉素(B1eomycin)族,博安霉素(Boanmycin)除了具有与博莱霉素(B1eomycin)相同的抗瘤谱外,还对肝癌、胃癌、肺癌、结肠癌有很高的抑制能力,而且肺毒性显著低于其它同类产品。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目前已经通过了国家药监局新药审评中心及专家评审并取得一类新药证书。 ★维甲酸治疗白血病 (APL) ★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 (APL, MDS, MM) ★恩经复(NOBEX) 成分是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曾经得到"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的支持、曾被列为国家计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还曾是国家2002年火炬计划项目,它是是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联合开发的国家一类新药(生物药品)。开发的适应症是环己烷中毒性神经损伤。用于治疗各类神经损伤。 FDA一般术语介绍 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临床研究申请(指申报阶段,相对于NDA而言);研究中的新药(指新药开发阶段,相对于新药而言,即临床前研究结束) NDA(NEW DRUG APPLICATION):新药申请 ANDA(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简化新药申请 EP诉(EXPORT APPLICATION ):出口药申请(申请出口不被批准在美国销售的药品) TREATMENT IND:研究中的新药用于治疗 ABBREVIATED(NEW)DRUG:简化申请的新药 DMF(DRUG MASTER FILE):药物主文件(持有者为谨慎起见而准备的保密资料,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人用药物在制备、加工、 包装和贮存过程中所及的设备、生产过程或物品。只有在DMF持有者或授权代表以授权书的形式授权给FDA,FDA在审查IND、NDA、ANDA时才能参考其内容) HOLDER:DMF持有者 CFR(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美国)联邦法规 PANEL:专家小组 BATCH PRODUCTION:批量生产;分批生产 BATCH PRODUCTION RECORDS:生产批号记录 POST-OR PRE- MARKET SURVEILLANCE:销售前或销售后监督 INFORMED CONSENT :知情同意(患者对治疗或受试者对医疗试验了解后表示同意接受治疗或试验) PRESCRIPTION DRUG:处方药 OTC DRUG(OVER—THE—COUNTER DRUG):非处方药 U.S.PUBLIC HEALTH SERVICE:美国卫生福利部 NIH(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美国)全国卫生研究所 CLINICAL TRIAL:临床试验 ANIMAL TRIAL:动物试验 ACCELERATED APPROVAL:加速批准。
4、求一篇关于“医药市场营销论文”1200-1500字就可以了
。
5、找一篇关于‘人口老龄化与农村基本养老问题’的实践报告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由传统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是必然趋势,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不是危机,是机遇。我们的老龄化是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使少儿人口下降,老年人口比例相对升高的结果,老年人口的总量并未增加。反而因少儿抚养比降低,更有利于集中财力建立社会养老保障,这也是解决中国养老问题历史机遇。否则,如果多生孩子,老年和少儿人口同时增加,社会负担加剧,更不利于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构建和谐社会,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经济社会、人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关键制约因素都是人太多了。我们的教育、就业、医疗、住房、交通等民生保障问题,无不与人口太多密切相关。多年的实践证明:抓计划生育本质上就是抓经济,抓发展,抓民生,抓和谐。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基本国策并受到宪法的保护,它解决了历史遗留的人口问题,所以在我国仍面临人口压力的时候,这一政策就不应该被动摇。当然,放宽“二胎”政策的松动很有可能被钻空子,这一原本是应付人口老龄化的政策也可能又成了富人的特权,相反造成人口压力。因此,要缓解老龄化并非一定需要通过放宽“二胎”政策。着眼长远,一方面,我们需要调整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种准备的滞后思维,要有全方位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思想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涵盖人的一生。这样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但能够实现中华民族“老有所养”的传统希冀,同时也是为因经济、生活压力而对生育望而却步年轻人群体解除后顾之忧。人口老龄化是一个考验,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老龄化社会的出现,也是督促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养老规范来反向推动整个教育、医疗等体系的健全和发展。
6、求一篇关于“医药市场营销论文”1200-1500字就可以了
新时期医药市场营销的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讨论了营销战略计划与实施,接着分析了营销渠道狭窄、物流服务和管理,最后研究了缓解策略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 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关性词医药;市场营销;医药币场营销;营销战略计划;营销渠道 1
1、营销战略计划与实施 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 型,市场营销观念的确立,医药营销方式也发 生了由计划产销到根据市场需求产销的根本性 改变。然而,大多数企业尚处干市场营销活动 无战略阶段,或者仅仅局限于广告策划和促销 策划,没有一套系统的市场营销战略。 首先,由于我们的新药创新能力弱,使大 部分企业依靠仿制开发新产品,加以新药审批 制度中存在的漏洞造成了新药开发中的“高水 平重复”现象,同一个产品最多有上百家企业 生产销售,这是目前市场混乱恶性竞争的重要 原因。第二,渠道建设混乱。当前我国大部分 医药企业还在应用依靠广告建网络、不规范的 代理买断经营,这些方式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 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当前经济现状下已 逐渐暴露出其自身的弊端。不规范的代理买断 经营给企业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使企业造成 不该有的市场空白等等。第三,营销手段简单 且不规范,靠大做广告甚至是高额回扣促销等 营销方法打市场。广告的“恶补”造成很多企 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反向移动。国家对药品广 告的规范性措施的出台进一步限制了广告的发 布,其对医药市场的影响将大大降低。带金促 销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而且严重降低了医学及 药业的社会信誉度,给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负 面影响。 总之,没有必要的市场调研、缺乏创新的 产品、没有正规的品牌宣传、混乱的销售通路 管理,因此可以说当前相当厂商没有真正意义 上的医药营销战略。
2、曹销梁道狭窄 国际营销渠道主要由国内中间商和国外中 间商构成,生产企业可根据国外市场情况来 选择长渠道还是短渠道、直接渠道还是间接渠 道,但传统的贸易体制使得我国制药企业难以 对渠道(国内外中间商)进行评价、选择、调整 和管理。药品生产企业的国际市场信息除了靠 分销渠道反馈和政府信息部门提供,更多地是 靠自身的调研机构或委托目标市场国的调研机 构。多年来由于我国制药企业对市场营销的忽 视及误解,因而对市场信急在现代市场营销战 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普遍认识不足,更不用说国 际市场信息。我国绝大多数制药企业没有设立 专门的市场调研机构,按理来讲,企业的销售 部门应该通过其销售网来获取市场信白、,事 实上并不完全如此,即使是销售部门,也只 是从事销售业务,主要是完成预定的销售额指 标。相当部分药品生产企业的决策者仍习惯于 凭经验和感觉办事,常常因判断失误导致营销 失败。这类事情在国内时有发生,在国际营销 中更是不胜枚举。市场调研已成为国外大型跨 国制药公司一种不可缺少的有效竞争武器,他 们不仅委托市场调研公司负责调查,自设市场 调研机构体制和运作机制也十分完善。我国制 药企业在对国际市场及营销环境不甚了解的情 况下,更应该重视和加强市场调研工作,这 是打开国际市场的一把“金钥匙”。
3、物流服务和管理 物流服务和管理包括几方面:即物流管 理、销售服务、营销制度和内部管理。现代的 市场竞争已经不只限于市场开发方面的竞争, 也体现在物流快捷和售后服务完善等方面。物 流管理就是在客户需求时如何快捷安全的将商 品送到客户手中,这需要企业在内部机制和网 络等方面完善,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售后服务的完善是稳固客户的法宝,这 需要营销员及时了解客户是否需要企业配合做 什么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料准备客户随时的需 求,营销经理也要进行定期的拜访,进一步加 强相互之间的业务联系。 营销制度必须适应市场发展规律,能更好 地开发和操作市场;内部管理要完善、顺畅和 严格,以便保障市场开发成果。这两个方面的 好坏决定了企业能否持续稳定的发展,也是企 业留住优秀营销人才的关键。
4、缓解策略 即通过调整市场营销组合来改善环境,以 缓解环境威胁的严重性。市场营销组合是应付 竞争的有力手段,也是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中的 一个重要概念,出现于上个世纪60年代,其决 策思想大量汲取了二战后新兴的系统论、管理 科学的营养,同时也受益于发展的企业营销实 践活动,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对市场营销学做 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4PS”是市场营销组 合通俗经典的简称(Product产品,Pric日介格, plaee渠道,promotion促销)。如何使企业的 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及 各基本策略所含内部可控变量协调一致,互相 补充,已成为企业一种模式化的决策方法。市 场营销组合的作用在于力图简化企业的决策程 序,其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边理顺、边筛选的过 程。(l)产品决策。医药行业是高科技、高投 入、高风险、知识密集型行业,研发一种新药 需要花费大量的经费投人,而我们现在还不可 能做到,因此绝大部分产品都是仿制产品,包 括生物技术药品。新药引进和技术转让成为改 进目前医疗水平的关键。这就需要把企业做大 做强,拥有雄厚资金基础,开发拥有真正自主 知识产权的医药产品。许多国内强势企业都在 做市场这篇大文章。如我省企业排名第三的哈 药集团正在进行增资扩股活动,增资扩股完成 以后,哈药集团资产将达到105亿元左右。对 大多数医药企业来说可能会选择通过调整市场 营销组合策略来缓解压力。医药行业产品种类 繁多,一般包括四大类:药品、医疗器械、化 学制剂和玻璃仪器。每一大类下又分为若干小 类。企业在产品组合的宽度、长度、深度和关 联性调整和优化组合时要依不同情况而定。可 供选择的策略有:扩大产品组合;缩减产品组 合;产品延伸三种。如农村市场的潜在需求, 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等因素都会影响产品的 优化组合。因此,差别化的、具有吸引力的产 品组合,是医药市场营销策略的基础。(2)价格 决策。价格是消费者反应最敏锐的营销变量。 成本对价格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消费者仍 然重要得多,消费者真正看重的是“顾客让渡 价值”。由干顾客在购买产品时,总是希望把 有关成本包括货币、时间、精神和体力等降到 最低限度,而同时又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实际 利益,以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因此,顾客在选购产品时,往往从价值与成本 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择出价值最 高、成本最低,即顾客让渡价值最大的产品作 为优先选购的对象。因此、定价时要考虑顾客 心目中产品或服务的正面感受价值。价格作为 一种营销手段,也必定是竞争手段,还要充分 考虑竞争对手的策略。不同药价要在目标市场 定位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因为不同群体的需求 层次与需求偏好是有差异的。只有在一定的成 本和费用条件下,灵活运用价格策略,才能取 胜。(3)渠道决策。我国医药市场分销渠道是个 薄弱环节,分销公司规模小,技术落后,效率 极低,且地区化现象严重,关系成风,如不进 行改革,即使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配送系 统,分销渠道的问题仍很难改善。医药生产企 业的营销渠道设计、分销企业的经营方式,都 必须随着医药分销市场格局的变化而改变。只 有生产企业的渠道策略和医药分销企业的发展 趋势相适应,才叮以有效防止些不适应市场 的现象产生。 参考文献: [l]雷银生,胡晓亮 . 农村医药市场特点及营销策略 探讨田 . 商业研究么l介,(0l) 121马畅,孙莹 . 医药企业的营销博 弈与博弈营销IJ] . 武汉理工大学学 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04) [3]孙莹,秦颗,彭华涛 . 医药企业营销风险 分析与防范lJ] . 科技管理研究,2003,(05) [4l蔡莉,周黎 . 医药企业资金需求研究田 . 科学学 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