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护理实操有哪些?如何理解优化养老院、护理院的管理的意思

养老护理实操有哪些?



1、养老护理实操有哪些?

实操技能划分为5类分别是: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康复训练、心理护理、紧急救助。在进行阅读理解时,可以依据实操技能的属性进行。养老护理员作为新兴职业,将伴随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呈现需求大于供给的总趋势。1些有远见的部门及机构非常重视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具体做法以下:清洁卫生:帮助老人清洁口腔,修剪指(趾)甲,洗头、洗澡,进行床上浴和整理仪表仪容;为老人更衣,更换床单,清洁轮椅,整理衣物、被服和鞋等个人物品;能预防褥疮等。睡眠照料:帮助老人正常睡眠;分析造成非正常睡眠的1般原因并解决等。饮食照料: 协助老人完成正常进食;协助老人完成正常饮水;为吞咽困难的老人进食、给水等。排泄照料:协助老人正常如厕;采集老人的2便常规标本;对呕吐老人进行护理照料;配合护士照料2便异常的老人等。安全照料:协助老人正确使用轮椅、拐杖等助行器;对老人进行扶抱搬移;正确使用老人其他保护器具;预防老人走失、摔伤、烫伤、互伤、噎食、触电等。 当今社会,养老行业不仅是国家重视的,而且养老护理员存在很大的缺口。那么养老院护理的护理人员是怎么样来的?职业技能如何取得国家认可?按照国家劳动社会保护部制定的养老护理员职业标准, "对老年人生活进行照料、护理的服务人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4个级别。养老护理员证的作用:国家要求养老护理员需持证上岗,养老护理员持证就业,不仅仅是待遇不同,工作晋升,考评以及退休后的待遇都是要高很多。包括成立养老机构,凡申请成立养老护理机构,必须达到获得养老护理职业资格证书人数占从业人员数30%以上的条件。凡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等级福利机构的养老机构,都必须将养老护理员获得证书的比例作为评定考核的重要条件。

如何理解优化养老院、护理院的管理的意思



2、如何理解优化养老院、护理院的管理的意思

养老机构服务风险有哪些?如何防范



3、养老机构服务风险有哪些?如何防范

规避养老机构服务风险的几点心得 在完善硬件设施中规避安全隐患 按照《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建筑与装修,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理念,如在养老机构安装监控探头、安装110联网系统;室内家具杂物不要过多,避免尖角设施;保持地面平整,不设门槛,消除地面障碍;该有灯的有灯,该有铃的有铃,该有扶手的有扶手等,既注重了实用性,又注重安全性。此外,养老机构应还配备了必要的应急设施和急救药品、器械等,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在安全常识教育中减少意外伤害 针对老年人行动能力弱、自救能力差、心理易波动的情况,坚持“安全第1,预防为主”方针,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老人的安全意识。 首先,采用墙报、宣传栏、警示标语、主题活动、广播等形式,大力开展用电、防烧烫伤、防火、防煤气中毒、防爆炸等安全常识教育,通过教育,使老年人了解自身的健康情况和活动能力,克服不服老、不愿意麻烦别人的心理,在力不能及时主动向他人求助,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其次,除了在工作中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以外,还从精神上给老人以安慰,防止老人因为心理障碍产生厌世的念头。 最后,同时还需要加强与老人的亲属沟通,主动介绍老人健康状况、可能突发的疾病与意外以及养老机构能够采取的防范措施,请家属参加安全教育活动,增加入住老人亲属对养老机构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在完善制度中避免纠纷 完善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入住老人的居住安全。从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大门的那1刻开始,宣传规章制度,具体包括老人入住体检管理制度、护理等级评定制度、健康管理制度、员工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服务标准、操作规范。任何1个服务环节、过程管理缺失或疏于管理,都有可能给入住老人日后的安全埋下隐患。 养老机可以引入律师介入指导机制,老人入住前按程序介绍机构、了解老人、评估老人健康情况,提前预测风险,制定保险措施,签订有法律效力的《入住合同》,避免纠纷。 在提高员工素质中解决问题 部分不安全因素、隐患潜藏在养老护理服务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使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显现化,造成意外。这要求员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品质和专业素质。从安全和养老机构的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引进有爱心、同情心及高度责任心得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势在必行。 对现在的员工特别是特殊老人护理人员要加强培训,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在科学化、规范化工作流程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安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提高处理突发问题的应急能力,及时解决问题,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在安全检查中预防事故 充分认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安全服务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进1步强化责任,督促养老机构改进工作作风,坚决杜绝恶性事件发生。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切实落实好24小时值班责任制和24小时不间断巡查、照护制度。做好每日交接班注意事项、老人自行服药、与老人家属的电话沟通、老人的血压等各种操作的记录。 切实落实好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组织开展安全专项检查活动,重点要排查电线老化、违规使用电器、违规使用电热毯问题,特别要在防火、防水、防走失、防盗、防盗电、防食物和煤气中毒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全面彻底的排查。制订每天、每周、每月的检查表、形成规范化操作规程。

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和管理



4、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和管理

第十8条 民办养老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并张榜公布。 第十9条 民办养老机构开展服务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根据服务对象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护理的等级,实施分级护理服务; (2)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的配备比例符合要求,服务对象生活能自理的,配备比例不低于1:8;需要半护理的,配备比例不低于1:5;需要全护理的,配备比例不低于1:3; (3)制定适合老年人营养均衡的食谱,合理配置适宜老年人的膳食; (4)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康复活动、文化体育活动; (5)建立疾病预防制度。为服务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对入住后患传染病和精神病的老年人,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并通知其监护人转送专门的医疗机构治疗; (6)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老年人看护工作; (7)建立卫生消毒制度,定期消毒老年人使用的餐具,定期清洗老年人的被褥和衣服,保持室内外整洁。 第2十条 民办养老机构应当与服务对象及其家属(监护人)或托养单位签订服务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服务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合同各方姓名(名称)和地址; (2)服务内容和方式; (3)服务期限和地点; (4)收费标准和方式及预付款数额; (5)合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6)合同变更、解除与终止的条件; (7)违约责任; (8)争议解决方式; (9)其他约定事项。 第2十1条 养老机构应当善待收住的老年人,不得歧视、虐待、遗弃服务对象。 第2十2条 民办养老机构中不具备上岗资格的护理人员、特教人员、社工人员应当接受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2十3条 民办养老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开展捐赠活动。不得接受任何带有政治性等附加条件的捐赠。 捐赠情况应向捐赠人、民政部门及时报告,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

养老机构服务风险有哪些?如何防范



5、养老机构服务风险有哪些?如何防范

规避养老机构服务风险的几点心得 在完善硬件设施中规避安全隐患 按照《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建筑与装修,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理念,如在养老机构安装监控探头、安装110联网系统;室内家具杂物不要过多,避免尖角设施;保持地面平整,不设门槛,消除地面障碍;该有灯的有灯,该有铃的有铃,该有扶手的有扶手等,既注重了实用性,又注重安全性。此外,养老机构应还配备了必要的应急设施和急救药品、器械等,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在安全常识教育中减少意外伤害 针对老年人行动能力弱、自救能力差、心理易波动的情况,坚持“安全第1,预防为主”方针,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老人的安全意识。 首先,采用墙报、宣传栏、警示标语、主题活动、广播等形式,大力开展用电、防烧烫伤、防火、防煤气中毒、防爆炸等安全常识教育,通过教育,使老年人了解自身的健康情况和活动能力,克服不服老、不愿意麻烦别人的心理,在力不能及时主动向他人求助,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其次,除了在工作中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以外,还从精神上给老人以安慰,防止老人因为心理障碍产生厌世的念头。 最后,同时还需要加强与老人的亲属沟通,主动介绍老人健康状况、可能突发的疾病与意外以及养老机构能够采取的防范措施,请家属参加安全教育活动,增加入住老人亲属对养老机构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在完善制度中避免纠纷 完善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入住老人的居住安全。从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大门的那1刻开始,宣传规章制度,具体包括老人入住体检管理制度、护理等级评定制度、健康管理制度、员工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服务标准、操作规范。任何1个服务环节、过程管理缺失或疏于管理,都有可能给入住老人日后的安全埋下隐患。 养老机可以引入律师介入指导机制,老人入住前按程序介绍机构、了解老人、评估老人健康情况,提前预测风险,制定保险措施,签订有法律效力的《入住合同》,避免纠纷。 在提高员工素质中解决问题 部分不安全因素、隐患潜藏在养老护理服务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使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显现化,造成意外。这要求员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品质和专业素质。从安全和养老机构的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引进有爱心、同情心及高度责任心得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势在必行。 对现在的员工特别是特殊老人护理人员要加强培训,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在科学化、规范化工作流程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安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提高处理突发问题的应急能力,及时解决问题,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在安全检查中预防事故 充分认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安全服务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进1步强化责任,督促养老机构改进工作作风,坚决杜绝恶性事件发生。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切实落实好24小时值班责任制和24小时不间断巡查、照护制度。做好每日交接班注意事项、老人自行服药、与老人家属的电话沟通、老人的血压等各种操作的记录。 切实落实好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组织开展安全专项检查活动,重点要排查电线老化、违规使用电器、违规使用电热毯问题,特别要在防火、防水、防走失、防盗、防盗电、防食物和煤气中毒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全面彻底的排查。制订每天、每周、每月的检查表、形成规范化操作规程。

独生子女每年可享20天护理假《安徽省养老服务条例》12月1日起施行|养老|安徽省养老服务条例|居家|独生子女



6、独生子女每年可享20天护理假《安徽省养老服务条例》12月1日起施行|养老|安徽省养老服务条例|居家|独生子女

记者从阜阳市民政局获悉,近日,安徽省第十3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十6次会议表决通过笑液了《安徽省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依据《条例》,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职工父母年满60周岁患病住院的,独生子女每年可享20天护理假,非独生子女每年可享7天护理假。 我市老年人口达1383860人 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为1383860人,占16.88%。与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9个百分点。 市统计局发布的《阜阳市农村养老专题调研报告》显示,我市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依然较为传统,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在碰哪物居住方式方面,70%的老年人选择自己居住或与老伴居住,17%的老年人选择与子女1起居住,仅有13%的人选择养老机构居住。在养老方式方面,65%的老年人倾向于子女照料的家庭养老,13%的老年人倾向于养老点提供服务的居家养老,仅17%的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养老。 《条例》规定,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培育和传承家庭美德,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履行法定义务,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居住或者就近居住;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问候老年人。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职工年满60周岁的父母或者赡养的老年人患病住院的,所在单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依据医院开具的疾病证明,给予职工护理假。职工是独生子女的,每年护理假累计2十日;职工是非独生子女的,每年护理假累计7日。职工在护理假期间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不变,不影响考勤、考核和晋级、晋职、提薪。 鼓励乡镇建老年食堂 在社区养老方面,《条例》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养老服务站城乡养老服务3级中心建设。 《条例》明确,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依托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养老服务站、配建的养老服务设施等,通过新建、改建、整合等方式,建设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 各级缓陪人民政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合作共建等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运营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鼓励有条件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食堂,乡镇(街道)、社区(村)食堂对老年人开放。支持餐饮企业、商业0售企业和网络订餐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办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 支持智慧养老服务 《条例》明确提出要在全省推行智慧养老服务。省民政部门将组织建设省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鼓励县(市、区)依托省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对接餐饮、家政、健康等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具体来说,我省将支持社会力量建立远程居家照护服务系统,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急等服务。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配置健康管理、人身安全监护、家用电器监控、楼寓对讲和应急响应等智能设施。 方松高 通讯员 刘磊 实习生 吕玉茗。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