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养老服务条例,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2019年5月1日起施行

临沂市养老服务条例



1、临沂市养老服务条例

第1章 总 则第1条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规范养老服务工作,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2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养老服务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 本条例所称的养老服务,是指在家庭成员承担赡养、扶养义务的基础上,由政府和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紧急救援、安宁疗护等服务。第3条 养老服务应当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统筹发展、保障基本、普惠多样的原则。第4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2019年5月1日起施行



2、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2019年5月1日起施行

据介绍,1月25日,各代表团全体会议、小组会议审议了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共有228位代表提出423条意见、建议,将重复意见合并后为66条。其中,对法规条文进行修改的意见、建议有21条,对落实法规、加强居家养老工作意见、建议的有45条。根据这些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对草案的十8个条款进行了修改完善。 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小娟表示,条例所覆盖的范围是指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但条例中并没有明确是否对户籍有限制。对此,李小娟解释称,本条例所涉及的市场化的养老服务,是面向所有在京居住的老年人的。但是在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中,比如高龄失能老人等困难老人的补贴等方面,是针对北京市户籍人口的。“具体还有哪些针对北京市户籍,各部门。

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



3、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

第1章 总 则第1条 为了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规范养老服务行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2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养老服务及其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养老服务,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的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精神慰藉以及紧急呼叫与救援等服务。第3条 养老服务应当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统筹发展、保障基本、适度普惠的原则。第4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养老服务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并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融合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县。

2019年成都养老促进条例8月施行解读



4、2019年成都养老促进条例8月施行解读

导语:"养老促进条例"8月施行,新建养老机构每张床补贴1万。 新规定 养老,你最关心的是什么?是经济供养、生活照料,还是精神慰藉、健康关心?无论答案是什么,老人所需要的赡养和照顾都是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巨大挑战。 《成都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将从8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对“长期护理”等老年人较为关心的问题提出了探索意见,也对发展养老服务提出众多扶持措施。 截至底,成都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49.28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0.59%,老龄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个百。

贵州省养老服务条例



5、贵州省养老服务条例

第1章 总 则第1条 为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2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养老服务及其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养老服务,是指在家庭成员承担赡养、扶养义务的基础上,由政府的基本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的公益性服务和互助性服务、企业的市场化服务等共同组成的养老社会化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第3条 养老服务发展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发展、重点保基本的原则。 坚持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大力发展。

广州市养老服务条例



6、广州市养老服务条例

第1章 总 则第1条 为了规范养老服务工作,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实现老有颐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2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养老服务及其监督管理工作。第3条 养老服务发展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保障基本、适度普惠的原则,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相协同,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体系。第4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领导,建立养老服务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基本养老服务,发展普惠型和互助性养老,完善扶持保障制度,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活力,加强监督管。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