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的非营利机构有哪些缺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服务中心是做什么工作?

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的非营利机构有哪些缺点?



1、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的非营利机构有哪些缺点?

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供给不力的原因分析民办非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供给之所以存在以上这些问题,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薪酬福利待遇水平低 绝大多数进入民非养老机构工作的护理人员,其首要动机是为了生计,为了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及相关待遇。 在现实中,较低的待遇水平是导致民非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供给不力的直接原因。 (2)劳动强度大、条件差 与较低的薪酬福利待遇水平相比,民非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与劳动报酬不相对称。 有学者针对江苏省某市5个民营养老机构的调查表明45.4%的养老护理员认为“劳动强度大所以不想干”。 (3)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科学 民非养老机构意识到护理人员的重要性,但是缺乏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这也是导致护理人员供给不力的重要原因之1。 大多数民非养老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不规范、不专业,缺乏科学的人员选拔、培养、激励与保障机制。 许多民非养老机构处于家族式管理的状态,在护理人员的培养与培训方面,民非养老机构做得非常欠缺。 在护理人才的培养方面,民非养老机构只注重使用人才,而忽视了人才的储备与培养,缺乏有效的晋升机制,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不畅,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此外,民非养老机构还缺乏有效的激励与保障措施。 在激励方面,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的激励,都比较缺乏。 (4)护理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民非养老机构护理人才的供给不力,既与个人因素和机构因素有关,也与国家对护理人才的培养体系不完善、培养力度不够有关。 目前国家对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不足。 既是导致民非养老机构护理人才供给不力的直接原因之1; 也是制约整个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的重要问题之1。 (5)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不高 不仅老年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薪酬福利与劳动条件差。 而且社会认可度低,老年护理人员的劳动价值难以得到社会认可。 由于我国传统的体制观念根深蒂固,与公办养老机构和其他职业相比; 民非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甚至受到社会的歧视,低人1等。 民非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在专业技术晋升方面,难以真正享受公平的晋升机会。



2、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服务中心是做什么工作?

工作职责:   (1)负责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和企业退休人员待遇结算、调整、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配合局有关科室制定养老保险有关政策;具体实施市级统筹工作;负责制定全市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算,拟定3县养老保险征缴工作目标,协同做好市本级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参保登记等。   (2)负责制定全市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实施方案;负责宣传和贯彻执行农村养老保险有关政策;负责对县区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检查考核;负责农村养老保险费的汇集、上缴和使用;承办市本级农村养老保险业务的具体登记、档案管理、帐户处理、待遇核定和发放等工作。   (3)负责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审核、接收、移转,接收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指导督促区街居做好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和各项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统计上报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基础数据;建立健全退休人员档案库,指导退休人员社会保险事务服务中心保管和使用退休人员人事档案;对异地居住退休人员进行社会化管理服务;配合开展离退休人员生存状况调查,对领取养老金资格进行认证;积极开展和推进“银发帮扶工程”等。   (4)负责新批退休人员的待遇核定;死亡离退休人员丧葬补助费、1次性困难补助费及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的结算;在职、个体缴费人员死亡及缴费不足十5年人员帐户1次性返还结算;负责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日常管理;负责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指导退休人员社会保险事务服务中心工作。   (5)负责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市级统筹、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费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反映和监督基金及各项资产的运行状况,及时编制各项会计报表等工作。



3、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有什么要求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有什么要求具体如下: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3十9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人服务需求,逐步增加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财政、税费、土地、融资等方面采取措施,鼓励、扶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运营养老、老年人日间照料、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等设施。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也对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提出来具体要求。 (1)主体是承担养老服务的各级行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纳入行政编制管理且经费由财政负担的群团组织,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养老服务。 (2)承接主体根据国办发文件确定的原则和养老服务的要求确定。购买工作应按照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规定,根据服务项目的采购需求特点,选择适用采购方式确定承接主体,严禁转包行为。 (3)内容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根据养老服务的性质、对象、特点和地方实际情况,重点选取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养老服务人员培养等方面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工作。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1条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2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3条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4、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养老服务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但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比重偏低、质量不高,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为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1、重要意义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1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1项重要内容。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是破解我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重要出路;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优良传统,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选择;是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和代际和谐,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渠道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2、基本任务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在城市社区普遍展开,同时积极向农村社区推进。力争“十15”期间,全国城市社区基本建立起多种形式、广泛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充实,服务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专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管理体制和监督评估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农村社区依托乡镇敬老院、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现有设施资源,力争80%左右的乡镇拥有1处集院舍住养和社区照料、居家养老等多种服务功能于1体的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1/3左右的村委会和自然村拥有1所老年人文化活动和服务的站点。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人性化的服务;坚持依托社区。在社区层面普遍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场所和服务队伍,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营造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环境;坚持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区人文环境和老年人的需求相适应,循序渐进,稳步推开;坚持社会化方向。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居家养老服务。

3、保障措施(1)制定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应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地研究制定本地城乡社区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规划,并把它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快速健康发展。



5、6部门为物业公司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圈重点”

如何打通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后1公里”、无缝对接老年人的需求,1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12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6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加快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要推进物业管理智能化、以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专家表示,将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商“搬进”小区,有效缩减了老年人与养老服务之间的距离,减少了老年人及家属获取养老服务的时间成本,有利于居家养老服务的进1步普及。 具体来看,《意见》指出,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发挥熟悉居民、服务半径短、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在做好物业基础服务的同时,为居家养老提供便利。根据《意见》,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可以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线上预约,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保洁、送药等生活服务。同时,还可对接医疗医保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医疗资源查询、在线预约挂号、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医保信息查询、医疗费用报销等医疗医保服务。此外,《意见》还指出,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可以加强动态监测,为居家养老提供安全值守、定期寻访、疾病预防、精神慰藉等服务,降低老年人出现意外的风险。 其实,鼓励支持物业介入居家养老服务在行业内并不是首次。早在2016年11月,北京市民政局在解读《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意见》时就曾明确指出,北京市将组织引导物业管理企业等入户为老年人提供护理、保洁、助浴、理发、陪伴等居家生活服务。当时,物业管理企业就被“点名”成为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的供给方。 今年4月初,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还曾发布消息称,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探索实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将专业服务延伸到家庭;次月,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并明确提出,北京将构建多层次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明确北京将探索实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进1步强化物业方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郑志刚看来,社区物业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上,享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能够精准掌握居家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及实际需求,因此,它们也能更加快速和精准的对接老年人的最新变化和需求。但他也指出,居家养老服务与其它行业不同,虽然可以通过线上模式来增加服务便利性,丰富服务内容,但部分老年人刚需的服务,如送餐等,还是更注重线下服务环节。因此,物业想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对其人员的数量及调配能力也有1定要求。同时,部分居家养老服务,如助浴等,对专业性的要求较高,对传统的物业服务公司来说,实操层面可能存在专业度不足等问题。“其实,物业服务公司或许可以尝试跨界合作,如与周边人员较充裕的养老驿站合作,由养老驿站派出专门员工在物业内‘驻扎’,帮助实现1些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郑志刚称。



6、中职智能养老服务专业主要学什么

很多人对智能养老服务专业很感兴趣,但是不知道具体学些什么东西,就业前景如何?那么今天我们小编就给大家介绍1下吧! 智能养老服务专业介绍 智能养老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1代信息技术产品,实现 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推动健康养老服务智 慧化升级,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效率和水平,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 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已成为最严峻的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 到2050年,中国超过60岁的人口将高达35%,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然而我 国养老服务设施普遍供给不足,且建设标准低,养老产业亟待向智能化养老升级。与此 同时,养老服务业人才需求缺口庞大,智能养老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稀缺,人才培养迫在 眉睫。 目前我国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不到30万,而有资质的仅2万,与1000万护理人员的实 际需求相差甚远,而具备智能养老技术技能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近几年,各职业院校 加大了对养老护理及管理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有部分条件成熟的学校开设了老年护 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养老产业人才的供给起到了1定的保障作用。但迄今为止, 少有学校开设智能养老类的专业,而调研中发现机构、社区养老信息平台管理维护、智 能化养老设备设施管理维护人才十分稀缺,智能养老专业人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开设 智能养老专业,为智慧健康养老事业供给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中职院校义不容辞的 责任。

2、培养目标与对应职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老年服务和管理必备的基础理. 论知识,具备老年人生活照护、常见疾病照护、老年人健康咨询、心理照护、常见老 年疾病康复保健等技能服务能力,以及能够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 等新1代信息技术产品解决老年人活动组织与策划、行政管理、护理管理、后勤管理 和质量管理问题,能胜任养老服务行业的技术服务工作和机构管理工作等多方面综合 能力;具有养老机构评估与老年产品开发和营销管理岗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高素质 技术技能人才。 对应职业 : 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技术服务岗位和1线管理岗位;社区养老服务岗位;养老服务产业 机构工作人员,老年机构评估与老年产品开发和营销岗位 对电大中专/中专/技校/职校报考还有疑问,您可以点击2023年电大中专招生咨询(原广播电视大学):https://www.***.com/xlzz/。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