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泰邦银发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中西方养老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成都泰邦银发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1、成都泰邦银发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泰邦健康致力于成为中国长辈养老生活最信赖的综合服务商。泰邦引进日本、台湾先进的医养照护服务标准,基于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助推全龄康养社区,开创全国高品质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法定代表人:廖华 成立时间:2017-07-21 注册资本:9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10107****9197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成都市武侯区鞋都南2路68号1栋1-4楼。

中西方养老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2、中西方养老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由于地域、信仰、风俗习惯的不同,国内外的养老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目前国内外都存在着很多新型的养老模式,例如国外的“时间银行”和国内的“居家式社区养老”。

1、国外养老模式(1)CCRC养老社区模式在CCRC模式下,根据老人不同的状况提供不同的服务类型,提供自理、介护、介助1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可以使老人在社区中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2)家庭养老以新加坡和日本为代表的家庭养老模式是1种法律要求孩子必须赡养父母或者长子继承家产的方式。这1模式是将“在家养老”和“子女养老”结合起来,老人必须由家人赡养,同时当地政府也会根据这1情况推出特定的政策对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的家庭给予1定的资金和护理人员支持。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也是在这1养老模式中产生的。 (3)跨国养老以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和冰岛的北欧国家为代表的跨国养老模式是指1些身体健康或者状况欠佳但仍可以远行的老人,到环境更为优美、气候更加适宜健康的地区的养老院或者疗养院进行生活、疗养的1种异地养老模式。 (4)时间银行以瑞士为代表的时间银行养老模式指的是身体状况良好的自理型老人,去照顾无法自理的,需要帮助的老人。负责该养老模式的1些责任机构会将老人的服务时间统计出来,老人的服务时间将会被存入到其社保系统的个人账户,并且给老人颁发1张“时间银行卡”,当自己需要他人照顾时,可直接将卡取出使用。如果出现老人无法使用自己存储的“服务时间”的情况,“时间银行”便把义务服务的时间折合成1定的金钱或物质奖励,返还给老人。(5)代际学习中心美国西雅图有1个组织正在执行代际学习中心的计划,该计划指的是养老院和幼儿园合作,养老院每星期有固定的幼儿园开放日,开放日的时候幼儿园会组织孩子到养老院与老人们1起参加活动。这样1来既能让老人在和幼儿交流互动中感受到快乐和活力,同时也能让幼儿园的孩子们学习到很多课外知识。

2、国内养老模式 (1)居家养老这种养老模式和前文提到的以新加坡和日本为代表的家庭养老类似,都指的是由儿女承担赡养照顾父母的义务,让老人在家里而不是养老机构中安享晚年。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老人对养老院或者护理院存在偏见和抗拒心理,他们不愿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希望能够与儿女1同生活,这样的老人大多会选择居家养老的方式。(2)居家式社区养老这1养老模式巧妙地将家庭居住和社区上门化服务结合起来。老人既不用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到养老院居住,又可以在儿女无法照顾老人的时候得到社区人员的照顾和陪伴。这1模式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又让社会资源得到了充足的利用。 (3)以房养老很多有房产但无子女的老人,会选择将自己的房产抵押出去,以等量的金额换取养老机构的服务,这种模式称为以房养老模式。可这种模式在2014年开始试点后,效果并不理想,很多老人认为,这种养老模式是1种“骗局”。在“养儿防老”这样传统的养老观念影响下,很多老人始终无法接受“以房养老”。(4)乡村养老相比于大城市的喧嚣,乡村空气更加新鲜,生态环境更加优越,生活成本又低,很多退休人员会选择离开城市,到乡村养老。有1些老人家乡就在农村,本着落叶归根的思想,退休后选择回到乡村;还有1些老人是喜欢贴近大自然,希望能过上养花养草、爬山戏水的生活,所以选择到乡村养老。国内外的养老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国内老人更偏爱能够在家和儿女共同居住的养老模式,而国外的养老模式多种多样,有1些更加人性化的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中国养老地产理想模式?看日本养老地产运营!



3、中国养老地产理想模式?看日本养老地产运营!

日本服务型高龄者住宅,多为政府补贴,民营公司开发。只要符合政府规定,就补助该建筑建设费的十分之1及改造费的3分之1,还可享受税收优惠。   作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1,日本先于中国2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其在老年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取得了瞩目成绩。同样,日本的养老地产也十分突出。   如果说台湾的养老地产多是由医疗机构主导的集中式老年人社区,那日本却恰恰相反。不仅如此,日本的老人住宅多为独栋存在,未形成规模化的小区。究其原因,台湾走的是美国式养老道路[建持续照料退休社区],而日本却和北欧国家1样,注重老年人生活的常态化及其独立性的保持。   在老龄化越发严重的中国,我们的养老地产却多为旅游项目改造,重硬件轻服务。专家认为,在结合中国自身特色的情况下,将尊重老年人的生活及保持其生活常态化的观念融入其中,也许就是解决问题的1把钥匙。   规定:老人住宅要无障碍,至少25平方米大   作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1,日本先于中国2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其在老年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取得了瞩目成绩。同样,日本的养老地产也十分突出,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是近年来日本政府大力推行的“服务型高龄者住宅”,并于2011年在《老年人居住法》中增加了相关规定。   所谓服务型高龄者住宅,日本国土交通省是如此定义的:“服务型高龄者住宅是与护理、医疗机构合作,给老年人提供安心服务的无障碍结构性住房。”它是如今日本政府、社会团体、房地产公司共同推进的养老项目,浓缩了日本人对于老人住宅的所有观念,在很多方面都有硬性规定和完善配备,譬如室内专有面积应达到25平方米,各居所里应有浴室、厨房、厕所,以及房间必须有足够的宽度以便轮椅通过,厕所及走廊等地必须设置扶手、地面不能有高低之差等。   而在服务方面,则规定了至少白天必须有2级以上的护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在该建筑中坐班,每日必须确认居住在该建筑中的老年人的安全,在老年人有需求时,必须倾听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生活上的烦恼。   与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不同,服务型高龄者住宅如1般的租赁房屋1样,老人可以单独出门、无门禁、无会客时间上的限制,而所享有的服务也可根据个人不同进行添加[收取相应费用]。这些自选的服务包括提供饮食、上门医疗、照顾生活各方面等。不仅如此,多数的”服务型高龄住宅“的同1栋楼里都会有居家养老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诊所等设施。   租金:月租约3800元人民币,比普通房屋贵   除了上述几种模式外,日本政府还鼓励老年人对自己的房屋进行改造,让其更加适合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但据记者了解,改造1栋房屋所需费用高达1500万日元[约合90万人民币],不是1般的家庭可以负担的。日本同志社大学社会学部的渡边武达教授告诉南都记者,他做了40年的大学教师,妻子做了30多年的公务员,家里才拿得出这笔钱。若是像1般家庭那样,丈夫是公司职员,妻子是家庭主妇,基本是拿不出这笔改造费的,所以日本老人基本以租住服务型高龄者住宅为主,因为房租相对合理,7万日元[约合4200元人民币]以下的占70%左右,均价为62828日元[约合3800元人民币]。根据日本全国租赁管理商业协会统计,2014年3月日本全国1LD K [1室1厅1厨的单身小公寓]平均租金是46286日元[约合2800元人民币],即服务型高龄者住宅的租金是1般房屋的1.4倍不到。   根据去年7月日本发布的”关于自费养老院•服务型高龄者住宅的实态调查研究“来看,服务型高龄者住宅的平均入住率达到78.2%。不过,日本高龄者住宅研究所的志垣智子研究员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透露,在该制度开始之初,登录的住宅数大幅增长,但今年3月开始有增速放缓的趋势。   究其原因,服务型高龄者住宅有以下两个缺点。其1,选择入住服务型高龄者住宅的大多数人是因为无法住进特别养护老人院,才选择该住宅,也就是说入住该住宅的老年人需要护理的居多,对于该类型的住宅的护理功能要求过高。其2,与地方政府的相关机构联系不足,出现了供求关系不平衡的现象。   运营:政府补贴民间建,只租不售   志垣智子还告诉南都记者,截至2014年3月末,日本政府登录在案的服务型高龄者住宅共4553件,登录住户数为146476户,其中,东京都、大阪府、北海道的占全国的22 .6%。而对此进行开发的多是民营资本公司,占到总数的83%。这和由医疗机构主导开发的台湾截然不同。据悉,医疗机构主导的养老地产在日本所占的比例不过14%。   日本政府为了推进该住宅的建设,对服务型高龄者住宅有着相应的补 助 政 策 。只 要 符 合 日 本 政 府 的 规定,就补助该建筑建设费的十分之1及改修费的3分之1。不仅如此,日本政府对建造该种住宅的企业所得税•法人税、固定资产税、不动产取得税都有1定程度的减免。由于其建设费或改造费等都得到政府资助,因此也限定了这种高龄者住宅不能用于出售盈利,而只能出租。   1方面是老人住宅的成本较高,1方面是出租收益相对缓慢,在此情况下,如何去经营养老地产是各民间公司的课题,长期经营住房借贷项目的日本希诺建集团对此提出了1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就是将该公司空置的旧房屋,改造成”服务型高龄者住宅“后,再以便宜的价格租给老年人,提高房屋使用率。现在该公司还在积极推进”服务型高龄者住宅“的建设,在东京的板桥区已经取得另1个空置的住宅。在谈到护理相关事业的前景时,该公司篠原社长今年4月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开始的时候是花了不少成本,但是这1期的入住率增加,我相信[今年]最终会有利润的。   WinWin设计专家建议   理想的中国式养老地产3种模式   日本的老人住宅有其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多为独栋式的房屋,未形成小区规模。在日本新瀉大学取得工科博士学位的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林文洁曾参与制定中国《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他告诉南都记者,这其实跟日本政府对于老人住宅的1个核心观念有关,那就是让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保持1个常态化,周围有不同年龄层的人群。不仅如此,日本还有较完善的护理制度,”维护老人的自立与尊严也是他们1个很重要的观念“林文洁表示,这具体表现在尽可能让老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日本的护理人员会帮助老年人行走,尽量不使用轮椅,但在中国轮椅通行往往成为1个卖点。   WinWin设计认为,日本对于老人住宅的核心观念值得学习,让老年人居住在1个有着不同年龄层的小区,保持他们原有的生活状态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中国大部分的老人住宅都是集中式的住宅小区,生活环境里见到的都是老年人。如今,中国的家庭观念发生改变,子女不与老人共住,却也不想离老人太远。根据WinWin的研究,子女与老人居住在步行10分钟以内的距离是最好的。因此,1个小区里散落几栋老人住宅或是1栋楼里的几个单元做成老人住宅的形式是最为理想的。   不过,WinWin设计也认为,国内专业护理人才短缺,分散式的管理无法高效率地提供服务。此外,在国家没有相应政策辅助的情况下,此种操作方式的成本较高,回收时间长,投资风险较大,开发商不愿去做这个项目。所以WinWin设计认为理想中的中国养老地产应该有3种模式:   面向高收入人群:养老社区是理想的,因为其服务相对完善,但价格也更高。   对于大量中等收入群体:建议在居住区中配建适量老人住宅、老年公寓。同时可根据社区规模配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型养老院,以实现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可持续居住。   对于低收入老年人:应当在政府保障性住房中配建适量的老人住宅或公寓。   当然,以上3种模式都需要高规格的服务,所以,培养专业护理型人才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综上所述我们总结下来   日本养老特点:   

1、独栋式的房屋,未形成小区规模。   

2、保持老年人生活的常态化,让其周围有不同年龄层的人群。   

3、较完善的护理制度。   

4、维护老人的自立与尊严,在给与帮助的同时,更多地让老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注:日本服务型高龄者住宅部分资料来自日本高龄者住宅研究所。

相似内容
更多>